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论地方戏曲的保护与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8-11-04 13:47
【摘要】:正地方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在地方戏曲的保护和创新发展的关系上,学术界有不同见解。是原封不动的即原汁原味的保护?还是在创新发展中保护?是保护先行还是创新发展先行?厘清这些关系,真正做到科学保护、理性创新、稳步发展,对地方戏曲的前途关系极大。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地方戏曲的保护和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地方戏曲的生存现状得到了一定改善。以河南省为例,无论是作为省内
[Abstract]:Local oper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t, and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protection of local oper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academic community has different views. Is intact, that is, the protection of the original taste? Or protect from innovation? Is it protection first or innovation first? To clarify these relations, to truly achieve scientific protection, rational innovation, steady development, the future of local opera is of great importance. With the attention of the country to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opera, and the survival status of local opera has been improved to a certain extent. Take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whether as a province or as a province
【作者单位】: 郑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分类号】:J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帅;;自然生态与地方戏曲关系探究——基于河南焦作武陟县大司马村的调查[J];中州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郑尚宪;庄清华;郑林群;;莆仙戏的生存现状与出路[J];文化遗产;2009年01期

3 刘云仪;;小提案走进大工程[J];民主;2008年05期

4 熊晓辉;;湖南地方戏《辰河高腔》的内在价值[J];文史博览(理论);2011年04期

5 熊晓辉;;湖南地方戏《辰河高腔》的内在价值[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周世民;;地方戏曲、曲艺的现状及对策[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6期

7 陈荣霞;;简论地方戏曲电视节目的宣传与发展[J];大舞台;2010年09期

8 王勇;;两夹弦[J];走向世界;2010年04期

9 张艳;花军;;论地方戏曲融入高校教育的重要性[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梁晨霞;;大同地方戏曲奇葩“耍孩儿”[J];艺术评论;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树忠;;从演绎故事到塑造人物[A];云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1年

2 李艳梅;;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统戏剧中的缺失[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3 刘颖红;;浅述抚宁皮影雕刻的文化特性[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冯志莲;;东北大鼓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系列)[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侯秀丽;刘德泉;;门头沟区的戏曲文化遗产[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6 毛丽君;;对松阳高腔地方艺术档案建设的思考[A];2007年浙江省高等学校档案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张连怀;;德江傩堂戏保护和利用浅论[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葛珍林;;地方戏曲生存与提高重在科学发展[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9 吴文瀚;;以科技为依托推进河南戏曲文化发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10 徐鹤苹;;闽剧的渊源和艺术特点[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玲;淮剧进校园:从强制灌输到培养兴趣[N];新华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龚保华 高菲;情系沃土 处处梨香[N];吉林日报;2010年

3 记者 陈熹邋通讯员 田松;首届湖北地方戏曲节参评剧目出炉[N];湖北日报;2008年

4 马珂 刘明君 曾衡林;期盼湖南本土戏曲重放光彩[N];湖南日报;2006年

5 吴恩霖;地方戏曲票价太高[N];苏州日报;2005年

6 记者 杨力叶;桂林市地方戏曲传承展演活动揭幕[N];桂林日报;2007年

7 周虹燕 吴祖英;湖北地方戏曲剧院三个“法宝”[N];中国文化报;2004年

8 全国政协委员 邱长元;分层次保护地方戏曲[N];人民日报;2005年

9 潘文煌;地方戏曲何必说普通话[N];安徽日报;2005年

10 孟育建;山东地方戏曲:改革带来连台好戏[N];人民政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砚;扩散、整合与储存[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2 张泓;碗碗腔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3 何飞雁;彩调的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岳圣东;20世纪川剧音乐的发展与改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5 沈亮;上海大世界(1917—1931)[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6 刘艳卉;上海淮剧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7 孙红侠;二人转戏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薛雷;梨园拉魂第一腔[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9 刘洪艳;当代历史文化视野中的吕剧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孔培培;从拉魂腔到柳琴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静静;从二夹弦兴衰看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D];河南大学;2009年

2 马晓亮;利用纪录片保护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司亚丹;大弦戏音乐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杨炎;泗州戏的民俗学解析[D];安徽大学;2012年

5 王梓铭;由“老调”看地方戏剧的生存与发展[D];河北大学;2009年

6 苏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五原县二人台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谷强;北京天桥中幡传承与发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8 杨莉菁;广西田林县北路壮剧的保护与传承[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孟晓琪;西部电影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功能[D];西北大学;2009年

10 李葳;温州鼓词发展历程探微[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10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310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c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