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论扬剧唱腔曲牌的分类

发布时间:2018-11-13 16:32
【摘要】:扬剧唱腔曲牌丰富,性格鲜明。然囿于剧种音乐结构体制的限制,演唱中板式变化相对单一,削弱了唱腔曲牌的戏剧表现力。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扬剧借鉴了京剧等的板式变化手法,创造出了各种富于板式变化的唱腔曲牌,丰富了扬剧唱腔曲牌的表现力。通过程式化的曲牌连套结构与板式变化相结合,扬剧唱腔曲牌基本满足了塑造人物形象的需求。反思扬剧唱腔曲牌的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从戏剧性的角度对扬剧唱腔曲牌做一粗浅的分类。
[Abstract]:Yang opera singing music rich, character bright. However,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musical structure system, the variation of board style in singing is relatively single, which weakens the performance of singing music. In the long period of stage practice, Yang Opera used Beijing Opera for reference, created a variety of melodies, enriched the expressive power of Yangzhou Opera.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tylized set structure and the change of the board style, the singing and playing of Yangzhou Opera basically meet the demand of shaping the character imag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rethinks the dynamic changing process of Yangju's singing music and classifies it from a dramatic point of view.
【作者单位】: 滁州学院音乐学院;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2014年度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制研究与建设》(2014jyxm375) 2014年度滁州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扬剧唱腔研究》(2014qd068);2014年度滁州学院科研项目《扬剧流派唱腔比较研究》(2014SK05)
【分类号】:J617.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郗雪蓉;;简析《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人物的言语与心理[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8期

2 陈波;;冷战与电影情境设计——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电影分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年Z1期

3 郗雪蓉;;简析《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人物动作与象征手法对揭示人物心理的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2期

4 高启光;;当代戏剧文本创作中的情境设定问题[J];理论学刊;2014年05期

5 李一坤;王华;;略论阿瑟·米勒剧作“心理外化”手段[J];四川戏剧;2006年06期

6 刘家思;;人物关系的网状交织与戏剧场势的立体辐射——曹禺戏剧情境预设的剧场性追求之二[J];四川戏剧;2007年01期

7 李一坤;杨芹;;从阿瑟·米勒戏剧看舞台辅助手段之作用[J];四川戏剧;2007年06期

8 任华龙;;析道教戏剧的“仙化”思想[J];四川戏剧;2013年08期

9 刘昊;;试论戏剧表演训练方法对舞蹈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4年33期

10 李艳梅;;莎士比亚历史剧人物塑造方法探析[J];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艳梅;莎士比亚历史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吴学平;王尔德喜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高源;李渔的整体戏剧观念及其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周大勇;“超传播”背景下的中国新闻文学化问题[D];吉林大学;2012年

5 曾澜;地方记忆与身份呈现[D];复旦大学;2012年

6 朱玉宁;彼得·谢弗总体戏剧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3年

7 郭进怀;扬剧音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晶;戏剧台词行动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武;时空视角下的中国1980年代婚恋话剧文本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发勇;话剧语言动作性的翻译——一个话剧翻译新标准的理论探索及实证[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4 郭进怀;扬剧曲牌〔梳妆台〕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5 林萍;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俎广甫;曹禺戏剧中的“舞台提示”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7 袁素平;Pygmalion汉译本中Eliza语言风格翻译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8 丁s,

本文编号:2329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329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a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