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融合美与传奇美的立体表征——世纪之交中国歌唱剧的审美观念

发布时间:2018-11-27 09:24
【摘要】:从上世纪80年代中国歌唱剧事业发展的危机中走出,世纪之交的三部剧作《玉鸟兵站》、《金沙》、《运河谣》有着各自的审美特点:轻歌剧《玉鸟兵站》的选材侧重于大众性,演唱则以综合为特征;音乐剧《金沙》的选材突出想象的浪漫性,演唱则以通俗唱法为主;歌剧《运河谣》重在心理刻画,虽是历史题材,所用歌谣却充满唯美、个性的色彩。在当代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三部作品也表现出与时代相适应的兼具融合美与传奇美的审美特征与审美观念。透视这三部代表作品的审美观念,对于全面把握新时期中国歌唱剧创作的时代特点和艺术风格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Abstract]:From the cri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inging drama in the 1980s, the three plays "Jade Bird Station", "Golden Sand"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The canals ballads have their own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the selection of the operetta "Yuyao military Station" focuses on the popularity, while the singing is characterized by synthesis; The selection of musical "Golden Sands" highlights the romantic nature of imagination, while the singing is mainly popular singing; the opera "Canal Ballads" focuses on psychological portrayal, although it is a historical theme, the ballads used are full of aesthetic and individual colors. In the contemporary pluralistic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the three works also show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esthetic concepts of the combination of beauty and legendary beauty, which are compatible with the tim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ha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aesthetic concepts of these three representative works in order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the artistic style of Chinese singing dramas in the new period.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8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丽辉;;艺术空白中国化的N个理由——对全球化时代文艺理论民族身份认同的思考[J];当代文坛;2011年03期

2 卢云鹤;;图像、语言以及艺术的可能[J];当代文坛;2013年01期

3 任红军;;和而不同——周龙《空谷流水》的和声特征[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金燕;王芹;;触类为象,合义为征:也谈电影艺术的象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包鹏程;《奥德赛》的结构与潜结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黎泽潮;;广告传播的文化语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韦晶;;试论当代的大众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5 曲瑞华,李润杰;全球化的文化意蕴与文化选择[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6 朱红文;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和文化理念[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7 胡义成;作为矛盾结构体的中国地域文化——破译中国地域文化的一种尝试性方法简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8 曾耀农;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进程[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9 赵晓芳;;语言天空下的别样风景——关于《马桥词典》的语言哲学解读[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王海洲;后现代主义与王家卫电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周景雷;;后乡村叙事:后工业时代的乡村呈现[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3 郑崇选;;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叙事的两种缺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文江;;对《笑傲江湖》的两种拆解:电影的与小说的[A];东方丛刊(1996年第3辑 总第十七辑)[C];1996年

7 潘知常;;论审美活动的历史形态[A];东方丛刊(1997年第1、2辑 总第十九、二十辑)[C];1997年

8 欧阳友权;;网络的文学栖居与诗性祛魅[A];东方丛刊(2002年第3辑 总第四十一辑)[C];2002年

9 王一川;;中国的泛现代艺术[A];东方丛刊(1993年第1辑 总第五辑)[C];1993年

10 梅启波;;老舍的世界意识与文化坚守[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李鉴修;文化软实力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卓惠萍;论政府对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勇;反抗压抑与消解神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国如;超越他者,,成为主体[D];河南大学;2011年

8 虞昕;论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场域的主要特征[D];上海大学;2011年

9 马小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史散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丛坤赤;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永利;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4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5 凤卓;王小波杂文话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孟繁中;视觉文化时代的中国审美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谭雷;詹姆逊“认知的测绘”美学理论探析[D];西北大学;2010年

8 朱媛娟;审美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情景喜剧[D];云南大学;2010年

9 王程晔;当代大众文化视域中的大学审美文化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郭艳霞;后现代语境下的内地青春偶像剧[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岳川;;大国文化安全与新世纪文化再中国化——人类应从物质现代化到精神现代化[J];当代文坛;2008年05期

2 樊祖荫;丰厚传统沃土 培育出的新苗——周龙音乐创作述评[J];人民音乐;1988年01期

3 梁茂春;;他们思索着走向世界——中央音乐学院青年作曲家群[J];音乐世界;1987年01期

4 胡净波;;积思顿示——关于对周龙音乐作品的研究体会(一)[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胡净波;;积思顿示——关于对周龙音乐作品的研究体会(二)[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大型说唱剧《解放》[J];黄河之声;2010年24期

2 ;优美的朝鲜唱剧[J];戏剧报;1956年12期

3 王安潮;;说唱剧《解放》音乐解析[J];人民音乐;2010年01期

4 朱晏锋;;莫扎特早期的歌唱剧创作及其特征[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李仁景;;韩国唱剧《春香传》发展过程[J];大众文艺;2010年12期

6 季芳;;“小脚”与“天足”——谈大型说唱剧《解放》的艺术特色[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7 陈劲松;;葫芦里走出了杨贵妃——韩国唱剧《兴夫歌》里的杨贵妃与葫芦文化[J];艺术百家;2012年03期

8 林成进;;延边朝鲜族新唱剧的形成与发展[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姚云青;;歌剧舞台上的弗拉明戈——西班牙说唱剧萨苏埃拉[J];歌剧;2009年02期

10 翁敏华;;日韩两国的国剧——歌舞伎与唱剧[J];剧作家;2013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任晶晶;山西说唱剧《解放》:小脚舞出大文章[N];文艺报;2009年

2 记者 李晓芳;大型山西说唱剧《解放》在京首演气势如虹[N];山西日报;2009年

3 桃桃;山西说唱剧《解放》从小脚开始[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记者 李晓芳;大型山西说唱剧《解放》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N];山西日报;2009年

5 思哲;《解放》:用“说唱剧”讲述悲喜往事[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记者 徐京跃;大型说唱剧《解放》在京上演[N];人民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李晓芳;山西说唱剧《解放》等4部作品名列其中[N];山西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金莹;山西说唱剧《解放》献演世博[N];文学报;2010年



本文编号:2360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360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1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