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横看成岭侧成峰——粤剧《紫钗记》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8-12-16 23:46
【摘要】:正因包含"才子佳人"的经典元素,霍小玉与李益的故事是传统戏曲钟爱的题材。在诸多剧种的改编版本中,能从蒋防《霍小玉传》之极简,以及汤显祖《紫钗记》之极繁等材料中恰当截取,因人度戏又立意独到的,唐涤生的粤剧《紫钗记》剧作当为翘楚。笔者以为,唐涤生的剧本虽仅有八场,但情节人物却耐人寻味,异彩纷呈,很重要的原因是唐氏剧作
[Abstract]:The story of Fok Xiao-yu and Li Yi is a favorite theme of traditional opera because it contains the classic elements of Talent and Beauty. Among the adaptation versions of many kinds of plays, they can be properly intercepted from the materials such as Jiang's defense, the biography of Huo Xiao-yu, and the complexity of Tang Xianzu's Book of Purple hairpin. Because of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people, Tang Disheng's Cantonese opera "Purple Chronicles" should be the best. The author thinks that although Tang Disheng's plays are only eight scenes, the plot characters are intriguing and colorful, and the important reason is that Tang's play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分类号】:J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专家点评《紫钗记》[J];剧影月报;2010年03期

2 唐葆祥;;漫谈《紫钗记》的改编[J];上海戏剧;2009年03期

3 郭宇;;动机与选择 《紫钗记》排演读解[J];上海戏剧;2009年03期

4 黎安;;古老的艺术 现实的生活 《紫钗记》排练小记[J];上海戏剧;2009年03期

5 李晓;古川;;新枝古韵“梦”剧场 《紫钗记》两位主演印象[J];上海戏剧;2009年03期

6 翁敏华;;《紫钗记》的季节感与生命意识[J];上海戏剧;2009年03期

7 刘天;;浅论《紫钗记》的时代背景[J];剧作家;2006年06期

8 吴新雷;;《紫钗记》昆曲演唱史略[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10年00期

9 宫宝荣;;《牡丹亭》、《紫钗记》观后杂谈[J];上海戏剧;2009年03期

10 朱恒夫;;从唐传奇《霍小玉传》到“上昆”版《紫钗记》[J];上海戏剧;200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柳青;黎安:“遗憾”造就可能[N];文汇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薇;寻找身份定位的香港戏剧[N];中国艺术报;2011年

3 宏笑;在古今对话中追问爱情[N];北京日报;2011年

4 张华彬;话说遂昌[N];中国黄金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章杰;公益专场“拯救”昆曲遗产[N];南京日报;2008年

6 刘定国 许愿坚;粤剧名家把脉广东东莞粤剧市场[N];中国文化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建伟;《牡丹亭》与《紫钗记》形容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83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383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1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