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基于音乐美学的采茶戏与木偶戏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27 18:42
【摘要】:"采茶戏"、"木偶戏"是我国传统茶文化在习俗层面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西方音乐美学"是根植于西方文化背景、宗教哲学、审美追求、审美心理等过程中的一种特有的对音乐艺术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判断体系。西方的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对于我们当前的音乐分析、风格分析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的主要内涵包括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角度:在本体论上,它寻求音乐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辩证和解;在价值论上,它寻求音乐审美的人本主义价值路径;在方法论上,它寻求对传统音乐美学的批判性改造。西方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视角中的采茶戏和木偶戏风格也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进行阐释:本体论层面上追求艺术活动与审美主体的"天人合一"、价值论层面上追求人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合一、方法论层面上注重在吸收传统优秀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推陈出现。
[Abstract]:"Tea picking drama" and "puppet show" are the express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ea culture on the level of custom, and have certain aesthetic value. " Western music aesthetics "is a special value cognition and value judgment system rooted in the western cultural background, religious philosophy, aesthetic pursuit, aesthetic psychology and so on." Western Marxist music aesthetics has important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for our current music analysis and style analysis. The main connotations of western Marxist music aesthetics include ontology, valu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in ontology, it seeks the dialectical reconciliation between music aesthetic subject and aesthetic object; In the theory of value, it seeks the humanistic value path of music aesthetics, and in methodology, it seeks the critical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music aesthetics. The styles of tea picking and pupp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estern Marxist musical aesthetics can also be explaine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pursuit of "harmony of nature and man" between artistic activities and aesthetic subjects at the ontological level. In the aspect of value theory,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human value rationality and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is pursued, and the methodological level emphasizes the emergence 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traditional excellent cultural genes.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分类号】:J8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六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在兰州举行[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陈瑾;音乐美学中的哲学思维[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3 杨和平;20世纪音乐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文化评价[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4 刘承华;走向阐释学的音乐美学[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皮朝纲;立足于中国音乐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评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J];音乐研究;2001年01期

6 冯长春;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美学发展一瞥——从“音乐美学”的概念与定义谈起[J];音乐研究;2001年02期

7 徐文武;一部关注美育的音乐美学著作──读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有感[J];中国音乐;2001年02期

8 H.里曼,缪天瑞,冯长春;音乐美学基础(下) 第三讲 音乐的联想要素[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杜燕军;音乐美学初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李锐;音乐美学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宋光;;亟待会诊的三种失语症[A];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王连飞 作者单位 乐清市委党校;市政建筑音乐美学浅议[N];温州日报;2007年

2 于萍;第八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N];中国艺术报;2008年

3 季洪泉;用生命谱写音乐美学之旅[N];音乐周报;2006年

4 三水;守望三尺讲台[N];中国艺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高拂晓;期待与风格[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3 李晓冬;感性智慧的思辨历程[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洁;“音乐美学”的学科观念辨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王欣欣;音乐美学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适宜性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袁心怡;论西班牙舞曲的音乐美学特点[D];西安音乐学院;2016年

4 李国强;宋代音乐美学的范畴与命题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5年

5 叶思博;音乐美学、哲学思维中的《命运》交响曲[D];西北民族大学;2016年

6 刘晓鸿;西方情感论音乐美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张韧洁;我国民族高校本科音乐美学教育问题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8年

8 王俊卿;论音乐美学在歌唱艺术中的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Z瀂,

本文编号:2393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393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3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