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扎根人民沃土中的艺术之花——记国家京剧院梅派表演艺术家李胜素

发布时间:2019-01-21 20:29
【摘要】:正梅兰芳先生,中国京剧艺术的一面大旗,他在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影响,至今绵延不绝,他所创立的梅派表演艺术,堪称经典。京剧艺术需要承前启后,梅兰芳大师的艺术影响离不开忠诚于京剧事业的流派传人。这里,应该首推国家京剧院梅派表演艺术家李胜素,一位来自燕赵大地平常农家的京剧明
[Abstract]:Mr. Mei Lanfang, a banner of Chinese Peking Opera art, his cultural influence in China and the world, has continued to this day, his creation of the Mei School Performing Arts, can be regarded as a classic. The art of Beijing Opera needs to carry on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Master Mei Lanfang's artistic influence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chool of loyalty to the cause of Beijing Opera. Here, we should first introduce Li Shengsu, an artist of the Mei School of the National Beijing Opera Academy, a Peking Opera from Yanzhao's ordinary peasant family.
【分类号】:K825.78;J8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胜素[J];中国京剧;1993年01期

2 艾治国;李胜素表演艺术赏析[J];中国戏剧;1995年10期

3 杨景贤;;美哉,李胜素[J];人物;2009年07期

4 张正芳;悟得梅派真谛──李胜素专场演出观感[J];中国戏剧;1995年10期

5 李能宏;李胜素扬名台北[J];中国京剧;1998年05期

6 ;于魁智、李胜素演唱专辑隆重推出[J];中国京剧;2005年01期

7 杨连元;;来自东方的艺术天使——记著名京剧演员李胜素[J];中国京剧;2008年04期

8 ;育华京剧社成立[J];当代戏剧;2012年01期

9 石呈祥;建立京剧学已迫在眉睫[J];中国京剧;2004年07期

10 高尔森;;哭腔赏析[J];中国京剧;2010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首席记者  孟菁苇;李胜素:京剧更适合表现历史题材[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2 孙若茜;李胜素:年轻戏迷有很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3 张本瀛;一枝红梅香飘菊坛[N];中国档案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刘伟;打开中国人的一本“书”[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杨连元;传承梅派神韵的天使[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王媛;京剧入晋五十年 名家名段贺庆典[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7 刘玉琴;京剧“走出去”的文化价值[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2年

8 马跃峰;演唱古今悲喜 传播时代精神[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刘玉琴;京剧“走出去”的品牌意义[N];人民日报;2012年

10 赵凤兰;梨园30年 春色满人间[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茜;梅派传人李胜素唱腔艺术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413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413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5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