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古与尊今的较量——清代戏曲批评史的一个脉络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opera criticism for more than 200 years in Qing Dynasty, there is such a clear context, that is, the contest between "revering the ancient times" and "respecting the present". Revering the ancient times is the basis and element of seeking revitalization from the opera model era-the Yuan Dynasty in the aspects of formal expression, emotional purport and so on. Respecting the present refers to taking the "I" in the present as the main body of opera artistic creation, expression and aesthetic judgment, which requires the opera to go out of the tradition and conform to the present. "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Qing Dynasty and under the action of diffe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the opposing ideological forces of revering ancient times and respecting the present show different features. The essence of their contest is in fact a manifestation of the fracture between modern and modern art in Q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809.2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建欣;明清戏曲选本“宗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亚楠;冯梦龙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涂育珍;《墨憨斋定本传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吴庆晏;孟称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南南;《琵琶记》批评史[D];苏州大学;2008年
4 刘竞;明中期戏曲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魏明扬;姚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春宁;《西厢记》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祥林;“戏曲化”与文化自省[J];当代戏剧;2005年03期
2 尹雨;;戏曲的又一根尾巴——独立舞蹈[J];艺海;2010年01期
3 吴民;;戏曲生态学的学科界定与发展方向[J];戏剧文学;2013年06期
4 ;上海成立戏曲创作小组 各剧团订出创作计划[J];戏剧报;1958年03期
5 兵;《江苏戏曲》月刊创刊[J];戏剧报;1959年08期
6 ;让戏曲现代戏大放异彩[J];文艺研究;1981年06期
7 周扬;进一步革新和发展戏曲艺术[J];人民戏剧;1981年09期
8 ;大胆继承 敢于创新——戏曲艺术推陈出新讨论会综述[J];陕西戏剧;1981年04期
9 予风;;戏曲创作改革断想[J];戏剧艺术;1984年03期
10 颜长珂;“冲破戏曲化束缚”质疑[J];戏剧报;198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评章;;永远的戏剧性[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刘景亮;;把非遗保护的理念和成果融入戏曲生产[A];中国演员(2009年第5期总第11期)[C];2009年
3 智联忠;;培养年轻观众:戏曲发展的重大课题——福建京剧院“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思考[A];中国演员:2014年第4期(总第40期)[C];2014年
4 何玉人;;在社会转型中实现新发展——论改革开放30年京剧剧目创作[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万静;浅谈戏曲前景[N];周口日报;2009年
2 智联忠;培养年轻观众:戏曲发展的迫切课题[N];中国艺术报;2014年
3 张敏生;戏曲艺术要以观众需求为出发点[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刘祯;文化创新与戏曲遗产保护[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苏敏华;戏曲也要适时而变[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朱恒夫;城市化进程中戏曲创作的探索者[N];光明日报;2009年
7 何玉人;戏曲:展现风采与寻求发展[N];文艺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马子雷 实习生 胡子轩;戏曲与动漫 如何牵手[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严森林;从理论实践情感上支持“新戏曲”创作[N];中国文化报;2003年
10 常晓华;戏曲的精品制造与走向民间[N];中国文化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潘倩菲;都市民俗生态和民俗戏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费泳;戏曲电视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3 路云亭;义和团与戏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静;元代文人与戏曲传播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5 张莉;红色神话演绎之路[D];浙江大学;2009年
6 郭丰涛;基于戏改背景的样板戏版本考察与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7 刘璐;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8 杨飞;乾嘉时期扬州剧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方;裂变与重构:政治逻辑主导的文艺改造[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杨柳;电视媒体对当代戏曲传播的作用研究[D];中国戏曲学院;2015年
3 刘灼;中国古装影视剧中的戏曲元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浦晗;“温州南戏新编系列工程”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5 刘亚;湘西土家族仪式戏曲的音乐文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6 蔡婷毓;中国戏曲动画片的艺术再现与表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广振;新时期戏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8 孙俊;虞姬题材戏曲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9 李震荣;小剧场戏曲发展研究[D];中国戏曲学院;2016年
10 孙金行;试论传统戏曲文化传播的新媒介转化[D];中国戏曲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2499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499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