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花鼓戏蕲水腔音乐的演变
[Abstract]:The water-water chamber is one of the four main chambers of the flower-and-drum play in Jingzhou, but the academic circle has little research on it. In this paper, the music of the water-cavity of Jingzhou flower dru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the music, from the angle of the melody, the sound, the end of the sentence, the length of the sentence, the cavity, the character and the like. So as to explore the evolution law of the music development of the flower and drum play in Jingzhou.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基金】: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项目批准号12CD081) 武汉大学“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支持项目《现代戏剧影视诗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1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正维;论打锣腔系统[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徐霞;京剧皮黄腔非程式性创造研究[J];中国音乐学;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庆夫;金姚;;探究湖北地方戏曲——荆州荆河戏[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尹信;民族音乐:应成为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中的主导地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12期
3 徐烨;容纳百川 开拓立新——评刘正维著《民族音乐新论》一书[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徐烨;论皮黄腔在戏曲声腔发展史中的贡献[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孙晓辉;;多层重叠的活态音乐文化的整合研究——刘正维教授的音乐形态学研究评述[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蔡际洲;;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近三十年来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J];音乐研究;2011年03期
7 刘清;蔡际洲;;鲁南五大调的流变[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张玉琴;;湖北沮漳皮影戏音乐研究[J];荆楚学刊;2013年05期
9 刘正维;;戏曲音乐创作的三大发展阶段[J];戏曲艺术;2011年04期
10 李琦;语言对歌唱艺术的深刻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志安;传统京剧京胡伴奏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小龙;扬州清曲音乐稳态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3 薛雷;梨园拉魂第一腔[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4 李砚;扩散、整合与储存[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春花;川剧音乐形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映兰;夏娃的吟唱[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3 刘小泉;湖北小曲音乐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4 付晓芳;管窥中国歌剧的音乐主题与“三绝”[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5 廖松清;祁剧弹腔北路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6 吴靓;荆州花鼓戏音乐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7 王妮娜;浙江筝曲《高山流水》(改编版)标意性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8年
8 李媛;探究南昌采茶戏的音乐文化形态[D];厦门大学;2008年
9 刘新艳;祁剧高腔音乐与表演探析[D];河南大学;2009年
10 滕腾;蒙古族传统音乐传承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峗;;简析浙江“海盐文书”的音乐形态[J];戏曲艺术;2010年03期
2 王建武;;松阳高腔活态存在的田野调查[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陈然;;歌剧《图兰多特》中的茉莉花香[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4期
4 郑燕欣;;河南濒灭曲牌体剧种的音乐形态及其特征[J];南都学坛;2011年05期
5 师玉丽;;华阴老腔与时腔关系之探微[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吴碧玲;;福建沙县肩膀戏音乐形态及其传承[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胡艳妍;;汝河道情的艺术特色[J];艺术探索;2010年03期
8 余川;;湖北荆州花鼓戏发展的困境及对策刍议[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高玲;;浅析电影《茉莉花开》中的音乐[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04期
10 舒达;;辰州傩戏音乐形态的张力[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红梅;;黄土文化与草原文化的完美结合——浅谈二人台音乐中蒙汉文化交融[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马建强;;吹吹腔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断想[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于平;旅游大视野与演艺新景观[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居其宏;中国音乐剧走进“迷狂时代”?[N];音乐周报;2007年
3 记者 马亚伦 通讯员 李文山 王本伦;花鼓之城迈向中国戏剧之都[N];湖北日报;2010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于亚军;魅力奇葩——地方戏二人合[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5 本报记者 毕树文;《杨门女将》走进人民大会堂[N];发展导报;2010年
6 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 严荣利;在楚剧《大别山人》暨李道国音乐作品研讨会上的讲话[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琳;山东聊城八角鼓音乐形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何新;太康道情戏音乐及其表演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戴滨霞;荆州花鼓戏的音乐与演唱特点的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4 司亚丹;大弦戏音乐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 熊小玉;新干“莲花落”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靓;荆州花鼓戏音乐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7 刘新艳;祁剧高腔音乐与表演探析[D];河南大学;2009年
8 汪媛;抚州采茶戏音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宁馨磊;京歌艺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王s,
本文编号:2509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509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