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京剧唱片学中的珍稀史料——《北京唱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2 21:19
【摘要】:法商百代公司于清光绪末期策划了一次大规模的北京灌音活动,并印制了一个纸本的副产品——《北京唱盘》,对灌制的唱片加以著录,是为百代公司在中国的最早纸本广告宣传品。关于此次北京灌音的年份,众说纷纭。本文经过考证,确定在1907年。同时指出,灌音时间与唱片上市时间是两码事。《北京唱盘》对研讨灌片者身分、剧目、肖像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还可据其书研究清末北京剧坛状况、百代公司经营理念等问题。法商百代公司崇尚诚信,树立品牌,杜绝假冒伪劣行径,让中国唱片进入到健康、良性发展的新阶段。这也是中国京剧史上第一次策划周详的大规模灌音,留下京剧史上极其珍贵的音响资料。这批唱片在中国唱片史上是划时代的,具有里程碑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Abstract]: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Guang Xu planned a large-scale Beijing audio campaign, and printed a by-product of the paper, "Beijing Phonghua", to record the produced records, which is the earliest paper advertising material for EMI in China.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year of Beijing sound filling. After textual research, this paper is determined in 1907. At the same tim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recording time and the record listing time are two different things. "Beijing record" is of irreplaceable value to the discussion of the identity, repertoire and portrait of the film, and can also be used to study the situation of Beijing dram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business philosophy of hundred generations of companies, and so on. French and commercial companies advocate integrity, establish brands, put an end to fake and shoddy behavior, and let Chinese records enter a new stage of health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This is also the first tim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eking Opera to plan a detailed large-scale audio recording, leaving extremely precious audio materials in the history of Beijing Opera. These records are epoch-making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records and have mileston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1XNJ017)
【分类号】:J8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学琦;无腔不事谭——记谭鑫培艺术生平[J];文艺研究;1982年04期

2 江雄;谭鑫培,尚未逾越的高峰——戏曲改革的困境[J];上海戏剧;1987年02期

3 刘连群;单刀叫天儿——侧看谭鑫培[J];艺术百家;1993年04期

4 ;“纪念谭鑫培诞辰一百五十周年”活动在京举行[J];中国戏剧;1997年12期

5 周传家;剪不断理还乱的师徒情结——程长庚与谭鑫培师徒关系新探[J];戏曲艺术;1997年03期

6 吴乾浩;谭鑫培的美学精神[J];艺术百家;1998年03期

7 陈先祥;;谭鑫培的人格素质与艺术境界[J];戏剧之家;1998年01期

8 徐城北;;谭鑫培与“六合刀”[J];中华魂;1999年05期

9 王萍;;民国初谭鑫培艺术流派传播特点[J];中国戏剧;2010年08期

10 王灵均;;关于谭鑫培唱片的几个材料[J];中国京剧;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梁启超为谭鑫培题词[A];中国演员(2011年第6期总第24期)[C];2011年

2 解玉峰;;论角儿制[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才武;谭鑫培与京剧定型[N];光明日报;2006年

2 翁思再;伶界大王谭鑫培[N];文汇报;2010年

3 兰州城市学院 王萍;四海一人谭鑫培[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记者 毛丽萍 通讯员 赵卉琴;武汉江夏区兴建谭鑫培戏楼[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张成;《京剧》不应为了渲染悲情而制造悲情[N];中国艺术报;2013年

6 记者 张景华;皇家大戏楼 德和园修缮完工[N];光明日报;2012年

7 张稚丹;京剧 百年沧桑从头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8 石磊;让京剧成为楚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N];湖北日报;2011年

9 来洁;记录京剧 切莫浮华[N];经济日报;2013年

10 简堂;恶郑声之乱雅乐也[N];深圳特区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萍;京剧老生流派崛起的社会心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本文编号:2513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513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2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