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鼓小调《洗菜心》的演唱分析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 6图 2-3 为 A1 部分,是整首乐曲的跌宕部分,出现了较之前部分不同的空拍、小切分的节奏型,以及钢琴伴奏织体的不同,,均体现出故事情节的变化、人物心理的变化、音乐内容的变化;旋律出现四度、五度跳进,似在更激动的诉说。这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 应唱作“fu”;“河”应唱作“huo”;“一只”应唱作“yi za”;“戒箍子”应该唱作“gai gu zi”;“哥哥”应唱作“guo guo”;“大半斤”的半应唱作“boen”;“和”应唱作“huo”。了解了湖南方言的读法,还应重点把握其在演唱花鼓戏时的咬字处理。戏曲歌曲的咬字不同于民族歌曲,民歌多强调每一字都要求“字正腔圆”,不多不少才能使得情感饱满,而戏曲类作品咬字却多以服务于作品的情感语气而决定。花鼓戏的演唱要求咬字重字轻腔、字头夸张有力、字头字腹清晰明白,所以在演唱《洗菜心》时尤其要注意个别音的咬字。如,(图 3-1)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1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雪梅;民族声乐教学初探[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仁 钦;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几点体会[J];内蒙古艺术;2001年02期
3 梁佶中;民族声乐教学中渗透民族情感教育的意义[J];四川戏剧;2005年04期
4 冯之力;王庆华;;浅论民族声乐教学[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焦春梅;;民族声乐教学中向戏曲学习和借鉴的探究[J];中国音乐;2006年01期
6 张利珍;;浅谈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咬字问题[J];中国音乐;2006年03期
7 杨子华;;当代民族声乐教学之我见[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8 程冰玲;;戏曲与民族声乐教学[J];四川戏剧;2007年04期
9 王鸿立;;关于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中教材建设问题的思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陈丽艳;;浅谈民族声乐教学中的理性思考[J];文化学刊;2009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刘辉;教学曲目与教学法的关系[N];音乐周报;2008年
2 晓茜;中国音乐学院:探索建设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53岁马秋华说我们垄断声乐教学? 怎么可能?[N];音乐生活报;2011年
4 寒冰;民族声乐教学在改革创新中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与时代同行的音乐教育家[N];音乐生活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孟绮;马秋华:一生只干这一行[N];音乐周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娟;龚琳娜风格音乐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5年
2 毕玉环;民族声乐教学中对作品的音乐处理[D];西安音乐学院;2016年
3 王琳娜;内蒙古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4 赵乐;内蒙古高校民族声乐艺术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5 邓椰子;论王丹萍歌唱艺术的“巴风土韵”特色[D];武汉音乐学院;2016年
6 骆文静;湖南花鼓小调《洗菜心》的演唱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7 容世杰;声部划分、声音分类与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紧密结合的必要性[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8 李晓雅;从龚琳娜“新风格”音乐看民族声乐教学[D];信阳师范学院;2012年
9 朱筱;论邹文琴民族声乐教学特点及其贡献[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杨皎;高校少数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14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514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