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晚明杭州坊刻曲本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9 05:06
【摘要】:中国古典戏曲刊刻始于元,而杭州作为当时重要的书籍刊刻出版中心,亦刊刻了不少戏曲,今存《元刊杂剧三十种》中有七种剧作在标题中直接注明“古杭新刊”便是最有力的证据。至晚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世风的转变、传奇剧坛的繁荣、刻书技术的进步等因素,杭州戏曲刊刻继元而盛。晚明杭州坊刻曲本虽然数量不比金陵宏富,但是在质量上却毫不逊色。独特的剧目、大方的版式、经典的评点、精美的插图都在彰显晚明杭州坊刻曲本的精品特色。论及晚明杭州坊刻曲本之影响,近则影响晚明杭州经济的发展、市民生活的状态;远则影响相应剧作的传播、后来者的戏曲研究活动,多面且深远。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8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琳;;论晚明休闲的审美境界[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2 杨映红;;唐伯元与东林诸子交游考略[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彭圣芳;;身份的危机与确认——《长物志》雅俗观的一种阐释[J];装饰;2011年07期

4 朱洁;;追忆与感悟同在——浅析张岱小品文主旨[J];长城;2011年08期

5 王美;;试论“狂人”徐渭的经世之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6 彭知辉;;融俗于雅:张岱小品文审美特征浅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安兴亮;;浅窥《金瓶梅》之晚明世情生活[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暴鸿昌;;论晚明社会的奢靡之风[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2 刘志琴;;封建统治衰变中的文化与世风——《晚明文化与社会》序[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3 曾庆雨;;“原儒”思想变异与晚明个性提倡[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胡有萼;;从《徐霞客游记》考察我国资本主义萌芽[A];徐霞客逝世360周年纪念活动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进德;张扬;;试论《金瓶梅》对颂“情”传统的颠覆[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6 万明;;万历君臣:《明实录》所见情感世界的个案分析[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7 孟斌斌;;浅析屠隆诗文中的政教观[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汉俊;;公元1607年的背影——徐霞客科考出发400年祭[A];徐霞客研究(第16辑)[C];2008年

9 吴曙华;;徐霞客所处时代小议[A];徐霞客研究(第21辑)[C];2010年

10 徐立新;;晚明士人的非正统取向及其延续性——以徐霞客为例看“东方式的文艺复兴”进程[A];徐霞客研究(第20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万明;晚明社会变迁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曹江红;晚明社会变迁实质是社会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3 张金奎;军户与晚明社会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张海英;全球视野下的晚明社会[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吴琦;晚明社会的一个特殊经世群体[N];光明日报;2002年

6 张德建;晚明社会与文化变迁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7 通讯员 沈宽宴 本报记者 谢国平;曾经的荣耀[N];浙江日报;2010年

8 葛剑雄 复理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唐力行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家范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邹逸麟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范金民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卫平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戴鞍钢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熊月之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周振鹤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聚焦晚明社会[N];社会科学报;2004年

9 陈学文;晚明的高官与商人[N];光明日报;2004年

10 万明;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晖莉;晚明文人佛寺旅游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江凌;清代两湖地区的出版业[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林中泽;晚明中西性伦理的相遇[D];中山大学;2001年

4 冯明;张居正改革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霞;出版与近代文学现代化的发生[D];复旦大学;2011年

6 王维;“心”与“声”的解读[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7 周玉波;明代民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郑艳玲;钟惺评点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唐桂艳;清代山gq刻书史(一)[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安永欣;晚明画谱综合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星星;晚明杭州坊刻曲本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任利i,

本文编号:2543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543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d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