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先生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分类号】:J8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迎霞;;中国舞台时空观兼与西方戏剧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2 谢清明;;1935年梅兰芳访苏与中苏文化交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3 黄艾仁;风风雨雨真情在——胡适与梅兰芳的交谊始末[J];滁州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4 李军;甄军芳;;“京剧大师”背后的戏曲理论家——论齐如山对梅兰芳的影响[J];大舞台;2007年06期
5 高湘萍;;论歌唱中的形体表演[J];大众文艺;2010年04期
6 陈世雄;;再论戏曲的程式化思维——回应《论戏曲程式》一文并请教[J];福建艺术;2012年02期
7 田保国;30年代的中苏文化交流[J];民国档案;2000年02期
8 谢雍君;;一次有意味有意义的演出——论昆曲《红楼梦》折子戏[J];曹雪芹研究;2012年02期
9 苏源熙;卞东波;;1935年,梅兰芳在莫斯科:熟悉、不熟悉与陌生[J];国际汉学;2014年01期
10 秦玮鸿;;痴不求知痴更绝 万千珠泪一琼枝——论况周颐与梅兰芳的交往及其咏梅词[J];河池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炼红;;“海派京剧”与近代中国城市文化娱乐空间的建构[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丽萍;关于现时香港初中戏剧课程的美育导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波;中国电影批评中的话语权威与身份建构(1937-1949)[D];上海大学;2011年
3 何明燕;七宝楼台的光华[D];浙江大学;2012年
4 马汉钦;中国形神理论发展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颜全毅;清代京剧文学史[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卫民;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学意义[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7 徐蔚;男旦:性别反串[D];厦门大学;2007年
8 于建刚;中国京剧习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9 韩启超;音乐在戏曲继替变革中的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10 李军;齐如山戏曲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波涛;樊粹庭豫剧改革初论[D];河南大学;2011年
2 齐力;小荷才露尖尖角—雷佳声乐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振芳;近代济南休闲娱乐场所与市民生活[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慰东;清末民初女伶的崛起谫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5 尹丹;戏曲服饰可舞性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张鑫;回眸世纪之争:五四时期《新青年》旧戏论争的文化反思[D];苏州大学;2011年
7 吉俊虎;范钧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蔚;跨越性别的艺术创造[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郭妍琳;中国戏曲与市场流变[D];东南大学;2004年
10 刘德宾;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探微[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少波;忆梅兰芳先生 绝艺长传德为先[J];中国京剧;2005年04期
2 张晶;梅玮;;浅析梅兰芳先生的三出“红楼戏”[J];戏曲艺术;2006年04期
3 章德贵;农民欢迎梅兰芳先生[J];戏剧报;1958年03期
4 丰子a7;怀梅兰芳先生[J];上海戏剧;1961年09期
5 邓小秋;艺术领域没有珠穆朗玛峰——试谈梅兰芳先生的艺术局限[J];当代戏剧;1985年08期
6 包幼蝶;梅兰芳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J];中国京剧;1994年06期
7 谷苇;;梅开世纪——纪念梅兰芳先生百岁诞辰[J];世纪;1994年06期
8 ;梅兰芳先生来汉演出[J];武汉文史资料;1998年04期
9 ;李恩杰:与梅兰芳先生实现“百年之约”[J];北京纪事;2014年02期
10 张斯琦;;纪念梅兰芳先生首次莅沪演出一百周年活动在沪举行[J];中国戏剧;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马少波;;绝艺长传德为先——深切怀念梅兰芳先生[A];德艺馨芳——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2 钱慧;;慈父心 恩师情——陈正薇回忆恩师梅兰芳先生二三事[A];德艺馨芳——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毓芳;;恩师教诲 终生受益[A];德艺馨芳——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丹;;一张照片的故事[A];中国演员(2014年第2期总第38期)[C];2014年
5 佚名;;纽约“国剧雅集”[A];中国演员(2011年第6期总第24期)[C];2011年
6 苏宗仁;;梨园界的“管家”[A];中国演员(2011年第3期总第21期)[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管若松;跟梅兰芳先生学演《天女散花》[N];中国艺术报;2010年
2 吴新苗;梅兰芳先生的创新精神[N];光明日报;2014年
3 李军;梅兰芳演出节目单[N];中国商报;2002年
4 李 军;京剧大师的巡演足迹[N];中国商报;2004年
5 李军 白敏;珍贵的演出节目单[N];中国商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王新荣;梨园沃土挖瑰宝 百年“嫦娥”再飞天[N];中国艺术报;2014年
7 徐馨;京腔醇厚 梅韵流芳[N];人民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王光怀;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养生之道[N];中国食品报;2011年
9 记者 周莲娣;尽现梨园好风光[N];天津日报;2006年
10 王美玲;在传承中“移步不换形”[N];中国文化报;2010年
,本文编号:2550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550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