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山东梆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7 00:18
【摘要】: 在社会生活现代化和文化消费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类在其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愈来愈剧烈的冲击,保护和抢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和普通民众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山东梆子是山东民间流传最广泛、历史最悠久的剧种之一。作为我国戏曲艺术四大声腔之一的梆子腔系中的一个重要种属,山东梆子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同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样,目前山东梆子艺术也陷入了难以生存甚至濒临消亡的境地。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和人们的关注。2006年和2008年,山东梆子艺术相继被收入山东省第一批和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古老的山东梆子艺术面临着再度繁荣的时代契机,而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做到对山东梆子艺术的有效保护与积极传承就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地处泰安市的“山东梆子剧团”是目前山东省内唯一一家在单位名称上没有地域限制的梆子剧团,也因其建制悠久、剧目繁多、谱系清晰以及演员演唱技艺高超而当仁不让地成为传承与保护山东梆子艺术的主要承担者。本文即以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作为山东梆子艺术的主要现实机构载体,作者通过对该剧团的多次实地调查以及与山东梆子从艺者的深入采访交流,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理论,采用个案研究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山东梆子艺术的过去与现状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比较完备的传承与保护方案,以期能够为山东梆子艺术的重焕生机稍尽绵薄。 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起、研究现状及内容结构;考察了山东梆子艺术的历史渊源与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的发展历程;然后从声腔、剧目、化妆造型、演奏器乐、表演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其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接下来在笔者实地调查与采访所获材料的基础上,对山东梆子艺术的传承谱系、精品剧目和优秀传承人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最后以目前国内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为依据,综合考察了山东梆子艺术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机遇,并从政府部门、学术团体、立法机构、普通群众以及山东梆予艺术家等角度出发,探讨了针对山东梆子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综合保护方案。
【图文】:

剧目,演员,泰安市,花旦


就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在突出,又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习惯,剧目参加省市演出很好的效果。美,,1%1年生,山东省泰安市夏张人,现任泰安市级演员,擅演闺门旦、刀马花旦,是山东梆子闺门人。宋其美自9岁便开始学习戏曲表演,师承著名跟杨宪法老师学戏,经过多年刻苦钻研和实践,积骄人的成绩,逐渐成长为一位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相俊美,而且在唱腔上以柔带刚,咬字吐音清晰严自己溶化创造,唱来轻松、活泼、优美流畅,字字。

戏曲艺术,演员,桃李,剧团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东梆子优秀演员。市山东梆子剧团主演之一的武兰香,其可塑性较十几部大戏中担任领衔主演,主要有:《御河桥》娘、《状元打更》中饰刘金蝉、《桃花庵》中饰窦头记》中饰李氏、《桃李梅》中饰封氏、《五凤岭陈妙常、《失子惊疯》中饰月英、《小二姐做梦》’贞等,以上剧目均系剧团经常上演的剧目,演出后赞誉。她主演的《桃李梅》、《李三娘》、《皇宫疑案音像出版社录制VCD,发行全国。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825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鑫;山东梆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73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573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c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