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对板腔体声腔的艺术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6 17:26
【摘要】:板腔体声腔的形态特征既具有一定的程式性,能起到迎合民众审美心理、体现乐种风格的现实作用,又具备极大的变易性,能够克服曲牌体声腔中固定旋律框架与长短句唱词之间互动的局限性,其丰富多样的发展手法可将有限的音乐素材进行无限的变化和扩展,为有限的板式类型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一种新的音乐结构体制,板腔体唱腔具有突出的民俗性和鲜明的艺术个性,能适应广大老百姓的欣赏趣味,因此,其产生与发展有着内在的历史必然性和深厚的社会基础。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玲;;两种音乐体系的贯通与融合——西方传统作曲技术在当代戏曲音乐创作中的应用[J];音乐研究;2008年04期

2 李晓姝;;京剧唱腔音乐的和声配置[J];戏曲艺术;2008年03期

3 陈林华;;浅析新越剧《情探》的音乐[J];艺苑;2009年Z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亮;《六十种曲》用韵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梁宁;琵琶在“现代京剧音乐中”的运用[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2 唐艺华;《长征组歌》音乐创作民族化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3 崔磊;近八十年以来山西中路梆子创腔方式的变迁[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4 赵旭超;多侧面立体化创造诗意的音乐形象[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5 王珊珊;中国民间音乐中变奏的应用与变迁[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6 王晓锋;豫剧《程婴救孤》的音乐创作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润海;;独特的贡献 重大的收获——《中国梆子戏声腔源流考论》序[J];中国音乐;2008年01期

2 孙玮娜;;浅析歌剧《江姐》唱段中戏曲元素的运用[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3 刘玉玲;为“京文化”中的“京梆子”正名[J];北京观察;2004年03期

4 钱建华;;联曲体与板腔体兼备的戏曲艺术——析雁北耍孩儿戏的音乐特征[J];戏曲艺术;2009年04期

5 施德玉;;试论曲牌体之剧种不易产生流派的因素[J];福建艺术;2010年03期

6 马骥;秦腔的声腔与板式[J];当代戏剧;1985年02期

7 李玖久;从特殊道路走向板腔体声腔的黄梅戏[J];黄梅戏艺术;2005年01期

8 王兆奇;;扬剧曲牌体走向板腔体之我见[J];剧影月报;2009年02期

9 马蕾;;戏曲音乐两大体制剧种声腔[J];艺术百家;2006年06期

10 毛翠屏;;粤北采茶戏板腔体音乐的新思考[J];戏剧文学;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颜全毅;;最早文人创作的京剧剧作《错中错》[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康保成;黎国韬;;晚清北京剧坛的昆乱消长与昆乱交融——以车王府曲本为中心[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吕建华;;第五次突破:新百年越剧发展对策[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4 海震;;“二簧”初义及二簧腔形成辨析[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雅萍;沁阳“怀梆”的戏里戏外[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文继红;激活辽宁地方戏曲的生命力[N];辽宁日报;2007年

3 万素;戏曲音乐的本体建构[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次旦卓嘎;完美展现京剧、藏戏艺术的无穷魅力[N];西藏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李晓芳;我省艺术:科研撑起半边天[N];山西日报;2003年

6 记者 王东红;发掘“杠天神”[N];驻马店日报;2006年

7 陈昌环;山歌剧该走哪条路?[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赵倩;悦耳动听 清新赏目[N];音乐周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王臻青;正在行动:抢救奉天落子[N];辽宁日报;2008年

10 ;“上党第一生”美誉传佳话[N];中国文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连生;明代弋阳腔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游红彬;歌剧《江姐》音乐戏剧性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2 马晓晨;歌剧《洪湖赤卫队》中韩英唱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3 崔磊;近八十年以来山西中路梆子创腔方式的变迁[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4 汪媛;抚州采茶戏音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蒋林;常德丝弦语言特色与演唱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何新;太康道情戏音乐及其表演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易婷;歌剧《江姐》的音乐艺术特征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孙玮娜;《江姐》的艺术特征及它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启示[D];西南大学;2008年

9 周娜;试析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的艺术特色[D];山西大学;2008年

10 张静;梅花大鼓论略[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5852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5852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6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