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康年歌剧《雷雨》中繁漪的歌剧形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1 03:32
【摘要】:曹禺先生笔下的《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的一座丰碑。这个剧作首先为我们呈现了雄浑原始类原型意象——“森林”和“雷雨”意象。之后,他在剧中为我们描绘了错综交杂的人物关系,并把他细腻的笔触伸向人物最隐秘、最丰富的心灵世界。唐康年先生从曹禺先生的原创出发,创作了歌剧《雷雨》,将繁漪塑造成歌剧中最经典的角色,也是整个歌剧中具有重要的一位。不但具有非常鲜明的人物性格,而且是推动整个故事发展的核心人物,她的存在时整个事件经行下去的主要矛盾。唐康年先生结合繁漪这一角色的特点创作出《秋风般的冷漠》、《记得那多少个星辰良夜》、《锁不住的怒火》三首咏叹调。本文从音乐的视角出发,结合繁漪的文学形象,对她的三首咏叹调《秋风般的冷漠》《锁不住的怒火》《记得那多少星辰良夜》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为还原繁漪这一人物的本来歌剧形象以及更好理解作品内涵提供独特的视角和素材。本文可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歌剧《雷雨》,分析繁漪在歌剧中的人物形象。从剧情中探析繁漪与剧中关键性人物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从而理解她的生活,走进她丰富的感情世界。第二部分是繁漪具体艺术形象的具体分析,结合自身音乐会演唱经验,从繁漪的演唱背景、演唱技巧、演唱情感三个方面分析这三首咏叹调,解读在雷雨压抑下复杂的繁漪形象。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617.2
本文编号:2592675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61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栋霖;;经典《雷雨》:从话剧到苏州评弹[J];文学评论;2011年02期
2 王艳荣;爱恨情仇 玉石俱焚——繁漪形象之再解[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全稳;消解与重构[D];河南大学;2015年
2 陈晓娟;苦闷精神的寄托[D];新疆大学;2013年
3 钟海林;曹禺戏剧主题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92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59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