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植根沃土,回归本初:审视新时期中民族歌剧的创作

发布时间:2020-04-06 09:36
【摘要】:在生产力极高的今天,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繁多,但在高校声乐教育学习中,我们在学习中国声乐作品中会将民族歌剧中的经典唱段作为必学曲目,但整个声乐学习的过程里,学习新创作的经典歌剧作品屈指可数,由此可见只有好的民族歌剧作品才能成为声乐教材。在系统学习民族声乐的过程里,包括了地方民歌,戏曲,古曲等诸多中国民族声乐的种类,而掌握好民族歌剧的演唱技巧才是民族声乐表演专业中最重要的能力,在不断的接触民族声乐文化后,我不禁会思考民族歌剧到底是什么样的歌剧,民族歌剧的创作到如今为何没有超前作品的能力,从前一部真正好的民族歌剧诞生,会引起很大的社会影响力,而现在民族歌剧的创作为何陷入了低谷?于是本文中对中国民族歌剧是什么进行思考和探寻;回头审视整个中国民族歌剧创作历史过程,分析新时期中国民族歌剧创作,找出问题症结,在审视中反思,对新时期中创作的民族歌剧的方向做考察。本文分三部分,通过社会视角,对新时期中国民族歌剧创作中的普遍共性做研究,从“消解”和“重构”两点首尾呼应。由远及近,由大到小,将研究角度落到民族歌剧创作的内部的审美诉求和创作策略中;在民族歌剧里的板腔体和表演形式两条线索中,探寻新时期下民族歌剧创作的道路。从民族歌剧的主要特点和创作范式中,对“消解”和“重构”的普遍创作现象所指进行深入分析,对民族歌剧创作的“审美诉求”和“创作策略”作解答;诚然说从新时期民族歌剧创作中的最近五年里找出民族歌剧创作的最具有“消解”“重构”特征的作品——《八月桂花遍地开》、《楚庄王》两个典型进行解构,咀嚼,品鉴;着力从审视新时期民族歌剧创作入手,对作品中“社会眼光”、“音乐形象”、“表演方式”进行细读,紧扣新时期审美诉求和创作策略两点走向,从中发掘民族歌剧创作中蕴含的巨大潜能。三个部分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第一部分总结对传统民族歌剧创作形式消解的普遍现象,第二部分将新老民族歌剧代表创作看为一个整体,把符合时代审美诉求和新时期民族歌剧的正确创作策略作为审视标准;第三部分对新时期民族歌剧创作重构的方向进行总结,归纳不足,阐述观点。从现在出发,从新时期开始,对民族歌剧的创作发展的正确道路找寻方向,以期对新时期的民族歌剧呐喊,拨开迷雾,正确担当社会实践传播中国民族主流文化内涵的使命。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61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月;;新时代民族歌剧的发展与繁荣对策[J];中国戏剧;2019年10期

2 甄飒飒;;史诗般的百姓抗战赞歌 观民族歌剧《沂蒙山》[J];中国戏剧;2019年10期

3 孙倩文;;民族歌剧《彝红》中的主题特点及价值呈现[J];中国戏剧;2019年11期

4 景作人;卢春雨;;心中的旗帜永远飘扬——观原创民族歌剧《五星红旗》[J];歌剧;2019年11期

5 ;民族歌剧《田垄之上》[J];艺海;2018年12期

6 王琳;;中国经典民族歌剧角色的运用——女性形象的塑造[J];戏剧之家;2018年17期

7 万永彪;;思想性与艺术性关系的成功处理 评民族歌剧《李大钊》[J];中国戏剧;2019年04期

8 王琳;;浅析中国民族歌剧的艺术特点与创作题材[J];戏剧之家;2019年05期

9 栾凯;;攀登艺术高峰 不断开拓创新——民族歌剧《沂蒙山》创作谈[J];人民音乐;2019年05期

10 盛梅;;民族歌剧建设与中国现代歌剧文化的发展[J];学术研究;201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本刊;;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出大型原创民族歌剧《苏武》[A];中国演员:2013年第5期 总第35期[C];2013年

2 江涵;;浅析王玉珍、刘丹丽扮演的韩英的共性与个性——从“情”“表”两方面分析[A];荆楚学术(第二辑)[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修兵;构建中国民族歌剧自身完整话语体系[N];中国文化报;2018年

2 记者 简彪 驻福建记者 黄国勇;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周在福州开幕[N];中国文化报;2018年

3 记者 简彪;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N];中国文化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姜方;优秀的民族歌剧能让全世界吟唱[N];文汇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张悦;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展现让山河屏息天地动容的沂蒙精神[N];中国艺术报;2019年

6 记者 王端鹏;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举行济南站巡演[N];济南日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姜方;演给百姓看的民族歌剧,,以朴实表演打动观众[N];文汇报;2019年

8 贾艳;民族歌剧《英·雄》:展现革命年代里的青年理想[N];中国文化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韩业庭;民族歌剧《英·雄》:再现革命爱情的忠贞模样[N];光明日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姜方;用现代科技助推传播民族歌剧之美[N];文汇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梅;20世纪下半叶新疆地区歌剧创演及其音乐概论[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2 张强;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研究(1949-1966)[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欢;歌剧选段《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2 李倩倩;探析民族歌剧《运河谣》中“关砚砚”人物形象的塑造[D];河南大学;2019年

3 黄圣音;浅析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艺术形象塑造[D];河南大学;2019年

4 王旭洲;民族歌剧中戏曲元素的运用[D];吉林艺术学院;2019年

5 童燕燕;植根沃土,回归本初:审视新时期中民族歌剧的创作[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6 刘议谦;戏曲板腔体对民族歌剧中音乐戏剧性的塑造[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7 刘树文;论民族歌剧《赵氏孤儿》的音乐比较与演唱分析[D];新疆艺术学院;2019年

8 那璐;歌唱情感与技术的融合[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9 谢军;歌剧《运河谣》选段《秦生啊,你还好吗》的作品分析与演唱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10 易梦伊;中国地方戏曲中的音乐元素在中国民族歌剧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163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6163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7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