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伤逝》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与唱段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61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绍萌;;《伤逝》[J];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22期
2 储冬叶;贾红莲;;新女性的迷思——再谈《伤逝》[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年12期
3 闫伟;;试析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J];北方音乐;2019年24期
4 吴贵红;;简述歌剧《伤逝》的现代启示[J];艺术教育;2018年13期
5 王彦为;;《玩偶之家》与《伤逝》之比较研究[J];文教资料;2016年35期
6 周云龙;;厌女与忧郁:重读《伤逝》[J];粤海风;2016年06期
7 高姝妮;;无处流浪——以《伤逝》为例探讨女性角色转变及两性利益关系[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年02期
8 朱郁文;;《伤逝》研究90年综述[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9 钟巧珍;;歌剧《伤逝》作品的演唱分析——以子君主要唱段为例[J];艺术科技;2015年04期
10 李娜;;歌剧《伤逝》归来后的新收获、新思考——一个女性文化的视角[J];音乐生活;201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敬立;;唱歌一般的哭声,给旧我送葬——《伤逝》新解[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2 周伟鸿;;重读《伤逝》[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3 马井仙;;浅析《伤逝》的爱情悲剧原因[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4 安文军;;病、爱、生计及其他——《孤独者》与《伤逝》的并置阅读[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5 夏明钊;;鲁迅《伤逝》申论——答林志浩先生[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 郭晨子;豫剧小剧场?《伤逝》?[N];文汇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陈茴茴;紫藤花开聊《伤逝》[N];音乐周报;2018年
3 记者 吴秀萍;“重庆造”音乐剧《伤逝》七月亮相[N];重庆日报;2004年
4 实习生 夏帆 张柳;歌剧《伤逝》走向市场[N];重庆日报;2004年
5 曾子炳;《伤逝》里的鲁迅[N];文学报;2012年
6 见习记者 彭德倩;《伤逝》探索昆曲新路[N];文学报;2003年
7 唐民皓;用“后摄影”手法让文学可读可看[N];光明日报;2013年
8 本报驻沪记者王寅;现代昆剧《伤逝》[N];南方周末;2003年
9 陈建卫;情景摄影的启迪[N];中国摄影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柳青;黎安:“遗憾”造就可能[N];文汇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伦芳;歌剧《伤逝》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与唱段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9年
2 金虹宇;民族歌剧《伤逝》的悲剧美学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3 毛晓彦;探析歌剧《伤逝》中子君两首最具代表性的咏叹调[D];西北民族大学;2019年
4 李宝;歌剧《伤逝》选曲《不幸的人生》的演唱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5 王彤丹;论歌剧《伤逝》中子君的音乐风格和演唱技巧[D];天津音乐学院;2019年
6 蒋丽丽;歌剧《伤逝》中《一抹夕阳》不同演唱版本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7 吴燕;歌剧《伤逝》中子君的人物形象塑造及演唱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8年
8 陈玉;歌剧《伤逝》子君悲剧形象的塑造[D];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
9 张墨兰;歌剧《伤逝》中《一抹夕阳》、《风萧瑟》的演唱实践分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8年
10 金翠萍;探究殷秀梅在歌剧《伤逝》中对子君的形象塑造[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20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620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