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周信芳的代表剧目中探究其艺术特色
发布时间:2017-03-24 16:05
本文关键词:试从周信芳的代表剧目中探究其艺术特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笔者发现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研究成果中,涉及周信芳艺术特色的文章风格多样,种类繁杂,但涉及周信芳艺术特色中音乐本体性的综合研究甚少。笔者试图通过周信芳在具体剧目中的唱腔、表演等要素的分析与整理,在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周信芳的艺术特色做进一步地综合整理归纳。为了尽可能从宏观的角度全面展示出周信芳的唱腔与表演艺术所蕴含的丰富内容,笔者欲结合社会学、历史学等边缘学科的知识与理念,设法对周信芳艺术特色的综合研究更为深入。 本文主要通过对周信芳唱腔、表演艺术特点的梳理,从演唱、身段等方面剖析其独创性。笔者力求,对周信芳派别艺术的发展和品格保持等相关理论问题作延伸性的思考,以凸显周信芳艺术特色内在的底蕴和价值。 本文除引言、结语外,共有两章内容:第一章是周信芳的唱腔特色,对周信芳在代表剧目中所选用的唱腔声腔、板式、旋法以及音色等要素进行分析,提炼其唱腔特色;第二章通过周信芳在代表剧目中的念白、技艺表演等外化人物内心的手段剖析,展示其表演特色。
【关键词】:唱腔 表演 麒派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7.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引言7-10
- 论题阐释与研究现状10-11
- 第一章 质朴苍劲 雄浑激情的唱腔11-26
- 第一节 形式与形象12-22
- 一、 常用板式12-21
- 二、“笔断意不断”21-22
- 第二节 音色与技巧22-26
- 一、 声从情出、以声传情23-25
- 二、 唱如白话、朴素易懂25-26
- 第二章 唱做并重 以形传神的表演26-39
- 第一节 七分话白三分唱26-29
- 一、 重音的运用26-27
- 二、 加入口语的韵白27-28
- 三、 唱念一体28
- 四、 南方口音的念白28
- 五、 动作帮助语言28-29
- 第二节 用技艺外化内心29-39
- 一、 独特运用[冷锤]30
- 二、 载歌载舞30-36
- 三、 “五法”的有机结合36-37
- 四、 借助道具37
- 五、 借鉴的表演动作37-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1
- 附录41-45
- 后记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信芳;谈谈连台本戏[J];上海戏剧;1962年09期
2 卫明;打得好——看周信芳同志的《打严嵩》[J];上海戏剧;1962年01期
3 刘厚生 ,陶雄;简论麒派艺术的两个特点[J];人民戏剧;1981年07期
4 刘琦;论麒派艺术的理论支柱[J];艺术百家;1989年03期
5 江上行;谈麒派表演艺术[J];艺术百家;1994年04期
6 苏明;略论京剧麒派艺术对“冷锤”的运用[J];艺术百家;2002年02期
7 崔伟;;荡气回肠《斩经堂》[J];中国京剧;2007年04期
本文关键词:试从周信芳的代表剧目中探究其艺术特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65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