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爱与美德—话剧《带我回家》创作阐述
本文关键词:亲情、爱与美德—话剧《带我回家》创作阐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带我回家》创作来源于“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其中一期节目《迟来的守护者》。这个作品的创作选取“寻找孩子”这一中心事件移植于国内,并结合国内下的寻亲现状,分别从亲情、爱与美德主旨设置、多元化的人物形象塑造和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主人公夏炎与亲生父母、养父母以及养老院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真实反映了社会现实存在的问题,经过不同人物的内心挣扎作出的不同选择突出了血缘的奇妙、责任与爱的伟大。
【关键词】:寻亲 现实主义 选择 责任与爱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824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0
- 一、亲情、爱与美德主旨设置10-11
- 二、多元化人物形象塑造11-17
- 1 《带我回家》中的圆形人物12-14
- 2 《带我回家》中的扁平人物14-15
- 3 不同形象面临的问题15-17
- 三、现实创作方法与艺术借鉴17-19
- 结语19-20
- 参考文献20-21
- 剧本《带我回家》21-53
- 人物介绍21-22
- 第一幕22-30
- 第二幕30-39
- 第三幕39-48
- 第四幕48-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亦然;;读海的女孩[J];北方音乐;2008年05期
2 谢梦平;加拿大华人葛琪先生[J];江海侨声;1996年02期
3 姜峰;;我来过,我很乖[J];聪明泉(EQ版);2007年01期
4 闫岩;;丢掉的照片[J];散文百家;2011年03期
5 禾火;;一位受尊敬的老人[J];边疆文学;1997年12期
6 羽毛;;“我来过,我很乖”[J];晚报文萃(B);2006年09期
7 胡小命;;爱的另一种方式[J];读者(原创版);2007年03期
8 罗西;;安详的心[J];健康;2007年03期
9 罗克;;安详的心[J];新青年(朋友);2007年02期
10 方祺儿;;娘,给您老拜年了[J];农家女;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时佑平;;怒族、傈僳族是否经历过氏族制?[A];民族学研究第五辑[C];198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薇;强行领回遗弃孩子,亲生父母被判赔偿[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2 本报通讯员 孟红梅 吴旗 刘涛;找不到亲生父母,谁来接纳被拐儿童?[N];检察日报;2012年
3 记者 刘晓群 实习生 李楚君;亲生父母不能出庭“代理爸妈”上公堂[N];济南日报;2014年
4 施琪嘉 黄文武 章会;寻找亲生父母的心理意义[N];温州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莫荏婷;杨静:只盼见到亲生父母[N];台州日报;2011年
6 记者 傅鉴 谢良奎;为获救儿童提供法律、心理服务[N];人民公安报;2009年
7 北方;“被拐儿童送回买主家”不必过分忧虑[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涵今;有一点办法,也别将被拐儿童送回买主家[N];人民法院报;2011年
9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皮艺军;解决“亲子分离”困境的现实选择[N];中国妇女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郭宏鹏 刘百军;艾滋女贩运贫困地区儿童[N];法制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倪迟晓;亲情、爱与美德—话剧《带我回家》创作阐述[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亲情、爱与美德—话剧《带我回家》创作阐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70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