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聊城杂技的保护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4 07:20
【摘要】:聊城杂技是中国杂技艺术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民间传统表演艺术实践的独特方式,为推动中国杂技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孕育发展于今山东省聊城市所辖区域的聊城杂技,注重腰功、腿功、顶功及跟斗四大基本功,具有朴实粗犷和英武雄健的地方风格。世代传承的聊城杂技,既是当地民众康健体魄、互动交流、丰富日常生活的社会实践,也是旧时人们走街卖艺,拓展传统农耕经济社会收入渠道的重要方式之一。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聊城杂技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研究视野,运用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及艺术学的相关理论及方法从五个部分进行论文写作。第一部分对聊城杂技的所在社区、基本分类、组成部分与行业信仰做出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其孕育发展的环境。第二部分以聊城杂技的演出主体、表演实践、代际传承为出发点,梳理聊城杂技的流变现象,分析其流变性。第三部分总结了聊城杂技的社会功能及遗产价值。第四部分及第五部分在整理聊城杂技保护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其困境,提出了该遗产项目的保护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828
【图文】:

杂技,聊城


它以技巧表演为主,兼有戏剧性滑稽表演的双重任务。”②聊城杂技稽可分为武滑稽与文滑稽,武滑稽重在技艺,文滑稽重在用搞笑姿态,诙谐人发笑。它们经常穿插于或惊险或神秘的其他杂技表演之间,带给观众轻松与聊城杂技的滑稽代表节目有《擦镜子》《抢椅子》《手绢跳舞》《滑稽木砖》聊城杂技的第四类为驯兽。这类杂技以驯化动物和骑在马上进行表演为史上,聊城杂技艺人曾表演《镫里藏身》《飞马拾钱》《双女嬉马》等马术如今聊城杂技的驯兽类节目因涉及动物保护早已经销声匿迹,据聊城杂技的表性传承人王峰先生说,1994 年后聊城市杂技团就未进行过驯兽表演。以上四类涵盖了聊城杂技的基本类型。除此之外聊城杂技在原有基础上懈探索新的杂技类型。例如,聊城市杂技团在传统节目《扔草帽》基础上发的《过猴山》,在传统节目《钻桶》基础上发展创新的《三个和尚》。它们技表演讲述较为完整的故事,在原有经典节目的基础上承古开新。聊城杂技者们还力图创作杂技主题晚会,即利用一个主题贯穿众多不同类型的杂技节之成为一台完整的杂技演出。聊城市杂技团前团长王大民创作的《水之韵》是全国第一部文字杂技主题晚会剧本,创中国杂技文学脚本的先河。

杂技,聊城,聊城市,节目


它以技巧表演为主,兼有戏剧性滑稽表演的双重任务。”②聊城杂技稽可分为武滑稽与文滑稽,武滑稽重在技艺,文滑稽重在用搞笑姿态,诙谐人发笑。它们经常穿插于或惊险或神秘的其他杂技表演之间,带给观众轻松与聊城杂技的滑稽代表节目有《擦镜子》《抢椅子》《手绢跳舞》《滑稽木砖》聊城杂技的第四类为驯兽。这类杂技以驯化动物和骑在马上进行表演为史上,聊城杂技艺人曾表演《镫里藏身》《飞马拾钱》《双女嬉马》等马术如今聊城杂技的驯兽类节目因涉及动物保护早已经销声匿迹,据聊城杂技的表性传承人王峰先生说,1994 年后聊城市杂技团就未进行过驯兽表演。以上四类涵盖了聊城杂技的基本类型。除此之外聊城杂技在原有基础上懈探索新的杂技类型。例如,聊城市杂技团在传统节目《扔草帽》基础上发的《过猴山》,在传统节目《钻桶》基础上发展创新的《三个和尚》。它们技表演讲述较为完整的故事,在原有经典节目的基础上承古开新。聊城杂技者们还力图创作杂技主题晚会,即利用一个主题贯穿众多不同类型的杂技节之成为一台完整的杂技演出。聊城市杂技团前团长王大民创作的《水之韵》是全国第一部文字杂技主题晚会剧本,创中国杂技文学脚本的先河。

照片,聊城,杂技,摄影家


图 3 聊城杂技工作者祭拜曹植,照片来自山东省摄影家协会第二节 聊城杂技的孕育发展环境追溯聊城杂技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中国众多地方杂技中脱颖一帜。它的存在仍为当地群众提供着持续感与认同感,仍为中国杂技的发力量,培育着人才。聊城杂技自孕育到发展至今,与其所处的环境密不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宁;;从艺术价值到文化价值——以几个保护实践为例浅析中国遗产保护价值观转变[J];建筑师;2016年02期

2 韩新君;;论运动员权利及其保护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03期

3 喻学才;;中国古代的遗产保护实践述略[J];华中建筑;2008年03期

4 阳广元;;国际数字遗产保护实践及启示[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年08期

5 耿纪朋;苏建;杨天美;;羌族刺绣生产性保护实践调查报告[J];鄂州大学学报;2013年S1期

6 丁丽柏;;《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革新与中国的应对——以海外国民领事保护为视角[J];政法论坛;2019年03期

7 张胜钰;;泉州古城自发性改造更新保护实践[J];城乡建设;2019年22期

8 刘志仁;;美、日国家开发后进地区中的环境保护实践及启示[J];理论导刊;2006年12期

9 张利;常程;郝亮凤;;滕州市荆泉水源地保护实践与思考[J];山东水利;2012年01期

10 王宇琛;;以中国非遗实践为基础构建新理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宏;;对遂昌县域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思考[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2 李和平;何振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思考[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文化)[C];2015年

3 严龙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城市文化特色创造——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践之策略探讨[A];2014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4 徐莉;关彩虹;刘雨甜;于孟斌;;纳米技术及其在环境保护实践中的应用[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章)[C];2014年

5 郭泓;王时伟;;故宫皇极殿内檐彩画的保护实践[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康兴科;郅熙彪;王彦利;赵红宇;;浅孔石方精细预裂爆破对边坡的保护实践[A];中国爆破新技术Ⅲ[C];2012年

7 周e

本文编号:2802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802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0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