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孤独的舞者——高行

发布时间:2020-09-09 20:54
   高行健的戏剧探索迫于上世纪80年代的戏剧危机而起,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探索。关于高行健戏剧作品中所体现的"先锋性",学术界曾有过相关争论。他大胆采用了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传统的表演、表现方式,且从故事布局创新到人物形象塑造均充分借鉴西方现代戏剧艺术的成果,使得处于危机中的戏剧舞台有了一份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戈;论当代中国“先锋戏剧”的意义[J];民族艺术研究;1997年05期

2 吴戈;当代中国的“先锋戏剧”[J];戏剧艺术;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子敬;;孤独的舞者——高行健《车站》先锋性研究[J];戏剧之家;2016年14期

2 李子敬;;带着脚镣的舞蹈:高行健《绝对信号》的先锋性研究[J];戏剧之家;2016年13期

3 吴戈;;中国内地新时期“先锋戏剧”素描[J];四川戏剧;2014年03期

4 陈丽芬;;论90年代先锋戏剧的特点[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袁联波;;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变革的文化命运[J];中国戏剧;2006年10期

6 成慧芳;中西荒诞戏剧承传论[J];邵阳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刘永来;小剧场戏剧与制作环境[J];戏剧艺术;2001年06期

8 厉震林;;原始体验与当代体现——论中国前卫话剧的表演概念[J];艺海;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再复;;高行健对戏剧的开创性贡献[J];华文文学;2011年06期

2 温金英;;从风格型人物看高行健创作[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19期

3 周翼南;;高行健其人[J];中国作家;1988年03期

4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涉及高行健话题的真相——致《作品与争鸣》杂志的公开信[J];南方文坛;2001年06期

5 薛支川,林阿娟;破与立——高行健80年代探索剧初探[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6 王音洁;是“先锋的品格”,还是“先锋的技巧”?——评孟京辉与高行健的“先锋戏剧”实践[J];浙江学刊;2004年01期

7 刘琦;;观众:交流的彼岸——简析高行健探索剧中的“观演关系”[J];沧桑;2007年04期

8 林瑞艳;;行走着的“等待”——简析高行健《车站》[J];艺苑;2008年11期

9 马悦然;;《高行健论》序[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2期

10 刘再复;;十年辛苦不寻常——高行健获奖十周年感言[J];华文文学;201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特约撰稿人 刘子峭;《灵山》:高行健笔下的灵性贵州[N];贵州民族报;2009年

2 红孩;文化的黄灯有多亮[N];中国文化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闫景敏;高行健戏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鑫;高行健对戏剧现代性的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黄婧媛;融合与分裂[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李娜;高行健长篇小说的艺术形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年

5 陆展;1980年代高行健探索戏剧的接受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6 王孟图;高行健小说诗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曾辉;“灵山”路上执迷的行者[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李彩虹;流亡与探求的追寻之旅[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15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815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f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