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论清代内廷演剧的舞台空间

发布时间:2021-01-09 04:23
  戏曲演出是清代宫廷文艺的重要内容。为彰显国力,适应宫廷礼乐的需要,清代内廷修建了多座大戏台,编写了大量内廷大戏剧本。《封神天榜》等宫廷大戏在演出中有意识地适应大戏台的结构、构造,在演员出入方面增加了洞门、傍门,在舞台呈现方面增加了场楼、高台等表演台面,并以天井、地井供演员出入或呈现各种砌末,从而拓展了舞台表演空间,强化了舞台效果,形成了恢弘壮阔的宫廷气象。但文本对舞台的依附与迎合,提高了内廷演剧的人力、物力成本,造成了忽视情节展现和人物个性塑造的不良影响;在国力衰微时,其剧本难以直接搬演,需要对情节、场面进行删减,因而对其流传造成很大制约,使其在同题材戏曲中相对孤立,以至于其文本和舞台技艺对后世的影响都极为有限。 

【文章来源】:文化遗产.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礼乐背景下的戏台修建与文本生成
二、大戏文本与内府戏台的结合
    (一)场门
    (二)场楼
    (三)高台、云杌
    (四)天井、地井
三、内府大戏舞台呈现的艺术效果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清代宫廷大戏[J]. 朱万曙.  文学评论. 2017(03)
[2]清宫三层戏楼结构新探[J]. 张净秋.  戏曲艺术. 2010(02)
[3]清代宫廷戏曲的舞台美术[J]. 龚和德.  戏剧艺术. 1981(02)

博士论文
[1]《昭代箫韶》研究[D]. 郝成文.山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65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965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b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