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小剧场戏剧特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4 11:20
从1982年《绝对信号》在北京演出算起,中国小剧场戏剧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与心灵受到深刻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与情感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而这种改变也正是新世纪小剧场戏剧发生变化的前提与背景。本篇论文以新世纪之后中国小剧场戏剧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完小剧场戏剧的历史发展背景之后,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阐明了小剧场戏剧在新世纪之后所凸显的特征:第一方面,以小剧场戏剧在新世纪前后的发展状况为研究背景,从“后现代”文化语境在我国的形成和商业化发展对戏剧的要求两个方面阐述。其中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而形成的“后现代”文化语境起决定性作用,它不仅在理论上有所指引,在实践上也为国内的小剧场戏剧打开了实验的大门;而市场运作和商业化的需求也是推动小剧场戏剧发生质的分流的另一重要原因。第二方面,以新世纪之后小剧场戏剧的剧目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其话题走向和剧本文学性变化两方面进行论证,阐明当下小剧场戏剧更加关注“人”本身的思想主题,以及在进行实验创新时对剧目文本的解构造成的文学性革新与流失;最后点明这种变化与时代环境下人们奉行的唯乐原则和盲目唯“新”关系密切。第三...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小剧场戏剧的概念阐述
1.1 “小”与“大”的关系
1.1.1 空间对比
1.1.2 内涵对比
1.2 “小”与“实验”的关系
第二章 新世纪中国小剧场戏剧的发展背景
2.1 “后现代”文化语境
2.2 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背景
2.2.1 演出市场扩大
2.2.2 投资多元化
2.2.3 剧场功能多样化
第三章 新世纪中国小剧场戏剧的文化特性
3.1 题材走向
3.1.1 聚焦梦想与现实的冲撞
3.1.2 放大家庭与两性情感的迷失
3.1.3 控诉社会“暴力”
3.1.4 追寻自我,拷问人生价值
3.2 文学性的扩张与弱化
3.2.1 结构的碎片化拼接
3.2.2 经典人物的解构与人物的符号化倾向
3.2.3 语言作用的转向
3.3 唯乐原则与审丑心理
第四章 新世纪中国小剧场戏剧的舞台艺术特征
4.1 表演技巧的泛艺术化探索
4.1.1 多声部
4.1.2 肢体语言
4.1.3 去角色化
4.1.4 多媒体
4.2 空间重构与观演融合
第五章 新世纪中国小剧场戏剧发展问题与对策
5.1 戏剧发展方向问题
5.2 戏剧交流平台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转化、宣泄、狂欢与“超越唯乐原则”——试以唯乐原则解读审丑心理[J]. 吴昱苇.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06)
[2]奇幻的旅程:当代剧场空间探究[J]. 付文芯. 四川戏剧. 2016(02)
[3]“互联网+”时代IP舞台剧发展路径研究[J]. 赖春,赵燕. 戏剧文学. 2016(02)
[4]让去剧场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浅淡上海剧场当下发展概况[J]. 谷一飞. 上海戏剧. 2016(02)
[5]论如何激活我国大众文化消费潜力[J]. 徐望. 文化学刊. 2016(01)
[6]校园戏剧与小剧场戏剧精神[J]. 桂迎. 当代戏剧. 2016(01)
[7]让经典再度绽放光芒——2015乌镇国际戏剧节:传承与创新[J]. 郭琪. 艺术评论. 2016(01)
[8]论仪式对当代戏剧艺术空间的拓展:以赖声川《如梦之梦》为例[J]. 林婷. 戏剧艺术. 2015(01)
[9]大文化缺失与小剧场尴尬:小剧场戏剧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 郑悦. 新世纪剧坛. 2014(05)
[10]中国非盈利性艺术型小剧场生存瓶颈初探——以蓬蒿剧场作为个案的调查及分析[J]. 谢敏. 戏剧文学. 2013(01)
博士论文
[1]中国当代小剧场话剧的文学性与剧场性[D]. 周珉佳.吉林大学 2015
[2]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论[D]. 吴保和.上海戏剧学院 2003
硕士论文
[1]天津小剧场话剧研究[D]. 刘韬.贵州大学 2015
[2]我国小剧场经营研究[D]. 左栀子.湖南大学 2014
[3]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审丑狂欢[D]. 牛锐敏.河南师范大学 2013
[4]中西当代小剧场戏剧剧场艺术的探索[D]. 徐晓.辽宁师范大学 2012
[5]论中西小剧场戏剧的文化定位[D]. 牛宇清.辽宁师范大学 2012
[6]先锋的小剧场[D]. 刘雪莲.兰州大学 2010
[7]小剧场戏剧中观演关系的重构[D]. 李子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8]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的美学阐释[D]. 姜慧.山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76806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小剧场戏剧的概念阐述
1.1 “小”与“大”的关系
1.1.1 空间对比
1.1.2 内涵对比
1.2 “小”与“实验”的关系
第二章 新世纪中国小剧场戏剧的发展背景
2.1 “后现代”文化语境
2.2 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背景
2.2.1 演出市场扩大
2.2.2 投资多元化
2.2.3 剧场功能多样化
第三章 新世纪中国小剧场戏剧的文化特性
3.1 题材走向
3.1.1 聚焦梦想与现实的冲撞
3.1.2 放大家庭与两性情感的迷失
3.1.3 控诉社会“暴力”
3.1.4 追寻自我,拷问人生价值
3.2 文学性的扩张与弱化
3.2.1 结构的碎片化拼接
3.2.2 经典人物的解构与人物的符号化倾向
3.2.3 语言作用的转向
3.3 唯乐原则与审丑心理
第四章 新世纪中国小剧场戏剧的舞台艺术特征
4.1 表演技巧的泛艺术化探索
4.1.1 多声部
4.1.2 肢体语言
4.1.3 去角色化
4.1.4 多媒体
4.2 空间重构与观演融合
第五章 新世纪中国小剧场戏剧发展问题与对策
5.1 戏剧发展方向问题
5.2 戏剧交流平台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转化、宣泄、狂欢与“超越唯乐原则”——试以唯乐原则解读审丑心理[J]. 吴昱苇.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06)
[2]奇幻的旅程:当代剧场空间探究[J]. 付文芯. 四川戏剧. 2016(02)
[3]“互联网+”时代IP舞台剧发展路径研究[J]. 赖春,赵燕. 戏剧文学. 2016(02)
[4]让去剧场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浅淡上海剧场当下发展概况[J]. 谷一飞. 上海戏剧. 2016(02)
[5]论如何激活我国大众文化消费潜力[J]. 徐望. 文化学刊. 2016(01)
[6]校园戏剧与小剧场戏剧精神[J]. 桂迎. 当代戏剧. 2016(01)
[7]让经典再度绽放光芒——2015乌镇国际戏剧节:传承与创新[J]. 郭琪. 艺术评论. 2016(01)
[8]论仪式对当代戏剧艺术空间的拓展:以赖声川《如梦之梦》为例[J]. 林婷. 戏剧艺术. 2015(01)
[9]大文化缺失与小剧场尴尬:小剧场戏剧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 郑悦. 新世纪剧坛. 2014(05)
[10]中国非盈利性艺术型小剧场生存瓶颈初探——以蓬蒿剧场作为个案的调查及分析[J]. 谢敏. 戏剧文学. 2013(01)
博士论文
[1]中国当代小剧场话剧的文学性与剧场性[D]. 周珉佳.吉林大学 2015
[2]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论[D]. 吴保和.上海戏剧学院 2003
硕士论文
[1]天津小剧场话剧研究[D]. 刘韬.贵州大学 2015
[2]我国小剧场经营研究[D]. 左栀子.湖南大学 2014
[3]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审丑狂欢[D]. 牛锐敏.河南师范大学 2013
[4]中西当代小剧场戏剧剧场艺术的探索[D]. 徐晓.辽宁师范大学 2012
[5]论中西小剧场戏剧的文化定位[D]. 牛宇清.辽宁师范大学 2012
[6]先锋的小剧场[D]. 刘雪莲.兰州大学 2010
[7]小剧场戏剧中观演关系的重构[D]. 李子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8]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的美学阐释[D]. 姜慧.山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76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97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