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曲传承与保护模式研究 ——以叶派武丑的传承与保护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09 14:25
随着新兴文化形态的冲击和消费者娱乐消费方式的改变,我国戏曲艺术的文化生态格局随之发生巨大改变,很多在历史上受到民众喜爱的戏曲种类渐渐失去主导地位。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主体应该如何应对流行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如何让传统戏曲更好地被传承和传播下去,成为影响戏曲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传统戏曲传承与保护模式研究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本文以京剧叶(盛章)派武丑艺术传承与保护的经验为个案,分析了京剧叶派武丑艺术目前发展所面临的现状,提炼出了叶派武丑青年演员培训中叶派武丑艺术所构建的传承与保护模式。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叶派武丑传承与保护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为其他传统戏曲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基于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型,利用议程设置理论、刻板印象理论理论,使用了访谈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对叶派武丑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叶派武丑的传承与保护构建了一种政府干预支持、剧团联动合作、传承人活态保护、学校培养人才的多方耦合机制,并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对旧本进行修改和创新。当然,叶派武丑青年演员培训也存在问题,本文从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受众四个方面分析发现叶派武...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受访对象的构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徐州梆子戏蒋门唱腔在地方高校的传承模式探究[J]. 刘维艳. 艺术评鉴. 2016(13)
[2]从艺校教学到师徒传承——兼论恢复柳琴戏师徒传承模式的价值和意义[J]. 李春颖.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6(04)
[3]国外保护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与启示[J]. 高燕. 艺术百家. 2016(05)
[4]从功法、行当和家系角度考察日本歌舞伎女形表演艺术的传承[J]. 李玲. 戏剧艺术. 2016(02)
[5]三维虚拟技术在稀有剧种保护中的应用——以安顺地戏为例[J]. 陈忠松.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5(06)
[6]积极打造传统戏曲与现代旅游结合的双赢新模式——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周迪有戏》为例[J]. 柳漫漫. 中国广播. 2015(10)
[7]网络模式下柳琴戏的传承培育[J]. 高静. 戏剧之家. 2015(01)
[8]家族传承模式下邵阳布袋戏的声腔教学[J]. 刘海潮. 艺海. 2011(12)
[9]民间戏班——黄梅戏在鄂东农村的传承与发展模式——以蕲春县春雷戏班为例[J]. 徐玉莲,何林慧.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
[10]濒危的民间戏剧——青海河湟地区皮影戏艺术的人类学田野个案调查[J]. 毕艳君,鄂崇荣. 青海社会科学. 2008(01)
博士论文
[1]戏曲生态与院团建设[D]. 张宏明.山东师范大学 2016
[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 刘洋.北京体育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评价模型构建和保护体系研究[D]. 张素霞.北京交通大学 2014
[2]论政府主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D]. 周志勇.湖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25774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受访对象的构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徐州梆子戏蒋门唱腔在地方高校的传承模式探究[J]. 刘维艳. 艺术评鉴. 2016(13)
[2]从艺校教学到师徒传承——兼论恢复柳琴戏师徒传承模式的价值和意义[J]. 李春颖.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6(04)
[3]国外保护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与启示[J]. 高燕. 艺术百家. 2016(05)
[4]从功法、行当和家系角度考察日本歌舞伎女形表演艺术的传承[J]. 李玲. 戏剧艺术. 2016(02)
[5]三维虚拟技术在稀有剧种保护中的应用——以安顺地戏为例[J]. 陈忠松.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5(06)
[6]积极打造传统戏曲与现代旅游结合的双赢新模式——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周迪有戏》为例[J]. 柳漫漫. 中国广播. 2015(10)
[7]网络模式下柳琴戏的传承培育[J]. 高静. 戏剧之家. 2015(01)
[8]家族传承模式下邵阳布袋戏的声腔教学[J]. 刘海潮. 艺海. 2011(12)
[9]民间戏班——黄梅戏在鄂东农村的传承与发展模式——以蕲春县春雷戏班为例[J]. 徐玉莲,何林慧.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
[10]濒危的民间戏剧——青海河湟地区皮影戏艺术的人类学田野个案调查[J]. 毕艳君,鄂崇荣. 青海社会科学. 2008(01)
博士论文
[1]戏曲生态与院团建设[D]. 张宏明.山东师范大学 2016
[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 刘洋.北京体育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评价模型构建和保护体系研究[D]. 张素霞.北京交通大学 2014
[2]论政府主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D]. 周志勇.湖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25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025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