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地区丧葬民俗及演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5 22:41
文章第一章详细分析了古代丧俗的具体内容,对丧俗演剧的内容划分出了作佛事、鼓吹乐、戏剧演出、方向驱傩这四种演剧形式并进行了考述,还分析了戏曲禁毁的史料记载,得出戏曲之所以禁毁,是因为正人心厚风俗、维护社会稳定,防止邪教产生、培育节俭之风,整治奢侈生活等原因。第二章详细分析了现今丧俗的概况,并将晋中地区古今丧俗进行对比,分析异同点,希望得出晋中地区的丧葬文化总特征是繁文缛节的厚葬久丧,相同点为丧事花费巨大、报丧规模大、丧礼祭祀繁重,不同点为等级观念的不同、如今的丧礼实质是中西丧礼杂用并存的产物、殡葬服务逐渐多样化的结论。第三章详细分析了丧葬文化从周朝至清代三千年历代王朝中的思想变化,得出了其普遍存在的文化特征,分别是强大生命力的传承礼仪、屡禁不止的厚葬之风以及多重思想博弈下的文化空间三个文化特征。第四章本章分别从祁太秧歌的演出的场合、结构、语言、音乐、装扮五个方面为切入点,探讨了表演场合与仪式场合的接连共通的关系,希望得出式场合决定了表演的剧目内容与演出形式以及表演场合强化了整体仪式空间的操演意义;演出结构决定了丧俗演剧的规模形态;演出语言丰富了丧葬演剧的趣味性;演出音乐推动了民间地方戏曲...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12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缘起
研究对象
研究范围
国内外研究动态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清代及民国方志所载丧葬演出习俗考论
第一节 丧葬民俗考论
第二节 丧葬演剧考论
第三节 演剧禁毁现象
第二章 晋中地区现今丧葬演出习俗的述略
第一节 现今丧俗及演剧的概况
第二节 古今丧葬演出习俗的异同点
第三章 晋中地区丧葬习俗的文化特征
第一节 强大生命力的传承礼仪
第二节 屡禁不止的厚葬之风
第三节 多重思想博弈下的文化空间
第四章 晋中地区丧俗演剧的演出形式
第一节 演出场合
第二节 演出结构
第三节 演出唱词
第四节 演出音乐
第五节 演出装扮
第五章 晋中地区丧俗演剧的剧目及内容
第一节 祭灵类
第二节 伦理教化类
第三节 滑稽调笑类
第六章 晋中地区丧俗艺人的戏班与生活——以丧俗表演艺人李春旺记录本为例
第一节 戏班规模
第二节 演出习俗
第三节 演员的来源及流动
第四节 艺人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晋中地区丧葬演剧文献资料辑录
B 李春旺艺人活动记录本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葬礼中太谷秧歌演出活动的考察与分析[J]. 夏琳. 晋中学院学报. 2016(05)
[2]浅谈晋中地区丧葬习俗[J]. 苗顺健. 文物世界. 2016(04)
[3]除灵·三周年祭礼及演剧考[J]. 孔美艳. 中华戏曲. 2013(02)
[4]民众生活与民间戏曲——对汨罗市花鼓戏的调查研究[J]. 吴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12(00)
[5]丧葬习俗与戏曲文化传播[J]. 陈建华.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2(02)
[6]近代伶人职业家族化的历史读解[J]. 徐煜. 戏剧艺术. 2011(04)
[7]民间祭奠与晋南新编丧葬戏——以《抱灵牌》为个案[J]. 孔美艳. 文艺研究. 2011(05)
[8]论丧仪中的戏曲演出特点及其民俗文化功能[J]. 李跃忠.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9(04)
[9]民间丧葬演戏略考[J]. 孔美艳. 民俗研究. 2009(01)
[10]从文化生态视角看祁太秧歌的生成[J]. 黄旭涛.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博士论文
[1]中国传统戏剧闹热性研究[D]. 王奕祯.上海师范大学 2012
[2]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D]. 柴国珍.陕西师范大学 2008
[3]迎神赛社与民间演剧[D]. 白秀芹.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4
硕士论文
[1]豫西北民间丧葬戏曲演出研究[D]. 卫新力.福建师范大学 2015
[2]商丘民间婚丧仪式音乐研究[D]. 侯颖.沈阳师范大学 2014
[3]明清山西戏台与中路梆子研究[D]. 白洁.天津音乐学院 2010
[4]关于祁太秧歌的探索[D]. 高海燕.首都师范大学 2007
[5]太谷秧歌的调查与研究[D]. 任晔.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7
本文编号:3035656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12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缘起
研究对象
研究范围
国内外研究动态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清代及民国方志所载丧葬演出习俗考论
第一节 丧葬民俗考论
第二节 丧葬演剧考论
第三节 演剧禁毁现象
第二章 晋中地区现今丧葬演出习俗的述略
第一节 现今丧俗及演剧的概况
第二节 古今丧葬演出习俗的异同点
第三章 晋中地区丧葬习俗的文化特征
第一节 强大生命力的传承礼仪
第二节 屡禁不止的厚葬之风
第三节 多重思想博弈下的文化空间
第四章 晋中地区丧俗演剧的演出形式
第一节 演出场合
第二节 演出结构
第三节 演出唱词
第四节 演出音乐
第五节 演出装扮
第五章 晋中地区丧俗演剧的剧目及内容
第一节 祭灵类
第二节 伦理教化类
第三节 滑稽调笑类
第六章 晋中地区丧俗艺人的戏班与生活——以丧俗表演艺人李春旺记录本为例
第一节 戏班规模
第二节 演出习俗
第三节 演员的来源及流动
第四节 艺人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晋中地区丧葬演剧文献资料辑录
B 李春旺艺人活动记录本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葬礼中太谷秧歌演出活动的考察与分析[J]. 夏琳. 晋中学院学报. 2016(05)
[2]浅谈晋中地区丧葬习俗[J]. 苗顺健. 文物世界. 2016(04)
[3]除灵·三周年祭礼及演剧考[J]. 孔美艳. 中华戏曲. 2013(02)
[4]民众生活与民间戏曲——对汨罗市花鼓戏的调查研究[J]. 吴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12(00)
[5]丧葬习俗与戏曲文化传播[J]. 陈建华.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2(02)
[6]近代伶人职业家族化的历史读解[J]. 徐煜. 戏剧艺术. 2011(04)
[7]民间祭奠与晋南新编丧葬戏——以《抱灵牌》为个案[J]. 孔美艳. 文艺研究. 2011(05)
[8]论丧仪中的戏曲演出特点及其民俗文化功能[J]. 李跃忠.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9(04)
[9]民间丧葬演戏略考[J]. 孔美艳. 民俗研究. 2009(01)
[10]从文化生态视角看祁太秧歌的生成[J]. 黄旭涛.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博士论文
[1]中国传统戏剧闹热性研究[D]. 王奕祯.上海师范大学 2012
[2]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D]. 柴国珍.陕西师范大学 2008
[3]迎神赛社与民间演剧[D]. 白秀芹.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4
硕士论文
[1]豫西北民间丧葬戏曲演出研究[D]. 卫新力.福建师范大学 2015
[2]商丘民间婚丧仪式音乐研究[D]. 侯颖.沈阳师范大学 2014
[3]明清山西戏台与中路梆子研究[D]. 白洁.天津音乐学院 2010
[4]关于祁太秧歌的探索[D]. 高海燕.首都师范大学 2007
[5]太谷秧歌的调查与研究[D]. 任晔.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7
本文编号:3035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03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