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间遗产的特征与整体性保护——以山西介休神庙剧场空间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23 08:10
基于人类学视角的文化空间遗产概念兼具空间性、时间性和活态性特征。以山西介休神庙剧场空间为例可以分析该文化空间遗产的互动生养过程以及衰落的原因。在遗产保护实践中,应对文化空间中各文化遗产要素的互动生成关系作历史性考察,分析互动过程中遗产养育的制度性因素,将文化空间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遗产体进行整体性保护。
【文章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201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神庙剧场空间的生成
(一)台与戏台
(二)宗教信仰活动与戏剧、戏台
(三)戏剧与戏台
二、介休神庙剧场空间的互动生养过程
三、介休神庙剧场空间的当代变迁
(一)宗教信仰活动的衰落
(二)庙会传统的中断
(三)寺庙建筑的文物化
(四)戏曲传承的困境
(五)戏剧革新与新式戏台的普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戏台,戏曲文化的建筑遗存[J]. 罗德胤,秦佑国. 中国文化遗产. 2013(05)
[2]中国古代戏台规制与传统戏曲演出规模[J]. 车文明. 戏剧艺术. 2011(01)
[3]祭祀乐舞与神庙戏台[J]. 高琦华. 戏曲艺术. 2009(03)
[4]关于中国古代戏台主流的辨析——对《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有关论断的思考[J]. 曹飞. 戏剧艺术. 2007(04)
[5]论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祭祀仪式[J]. 吴双. 中国文化研究. 1999(03)
[6]汉唐戏场和宗教坛场的文化渊源[J]. 谢涌涛. 戏剧艺术. 1998(06)
本文编号:3047279
【文章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201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神庙剧场空间的生成
(一)台与戏台
(二)宗教信仰活动与戏剧、戏台
(三)戏剧与戏台
二、介休神庙剧场空间的互动生养过程
三、介休神庙剧场空间的当代变迁
(一)宗教信仰活动的衰落
(二)庙会传统的中断
(三)寺庙建筑的文物化
(四)戏曲传承的困境
(五)戏剧革新与新式戏台的普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戏台,戏曲文化的建筑遗存[J]. 罗德胤,秦佑国. 中国文化遗产. 2013(05)
[2]中国古代戏台规制与传统戏曲演出规模[J]. 车文明. 戏剧艺术. 2011(01)
[3]祭祀乐舞与神庙戏台[J]. 高琦华. 戏曲艺术. 2009(03)
[4]关于中国古代戏台主流的辨析——对《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有关论断的思考[J]. 曹飞. 戏剧艺术. 2007(04)
[5]论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祭祀仪式[J]. 吴双. 中国文化研究. 1999(03)
[6]汉唐戏场和宗教坛场的文化渊源[J]. 谢涌涛. 戏剧艺术. 1998(06)
本文编号:3047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04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