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校非遗课程开发研究——以《莆仙说唱曲艺梆鼓咚》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23 20:53
当非遗"落户"高校,需要在教育学层面上厘清非遗技艺解构与重构的关系。以《莆仙说唱曲艺梆鼓咚》为例,透过传承人的视角,再结合政府、高校教师、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幼儿教师以及各年龄阶层学生的多维度参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全方位开发课程。在课程设计上,以成果为导向,推导和分解梆鼓咚传承的工作过程,内容涵盖梆鼓咚学校传承、社会传承和社区传承等,工作过程相同,工作内容不同,呈阶梯式递进,培养"能教""能演""能组织"的地方非遗文化传承者,服务于国家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战略目标。
【文章来源】:文化遗产.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与高校非遗课程开发结合的时代契机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与梆鼓咚课程开发结合的路径探析
(一)明确课程目标,强调整体把握局部
(二)重构课程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三)建立课程模块,强化非遗技艺学习
1.“说”
2.“唱”
3.“打”
4.“表”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与梆鼓咚课程开发结合的实施效果
(一)从曲种濒危到高校新生
1.依托研究中心,建设非遗课程
2.整合社会力量,开发非遗课程
(二)从被动传承到主动传播
1.学生身份认同的转变
2.学生实践成果的展示
(三)从局内认同到局外认同
1.传承人评价
2.学者评价
3.媒体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梆鼓咚音乐特点与传承谱系探究[J]. 黄璟. 莆田学院学报. 2019(04)
[2]课程开发关键:结构问题[J]. 姜大源. 世界教育信息. 2018(21)
[3]对非遗要有敬畏之心,不能改变它的DNA[J]. 田青. 文化月刊. 2017(Z3)
[4]十余年来中国大学“非遗”传承的实践形态[J]. 孙正国. 文化遗产. 2017(01)
[5]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 姜大源.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6]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 姜大源. 中国高教研究. 2009(04)
[7]莆仙方言边擦音[■]声母探源[J]. 刘福铸. 莆田学院学报. 2007(03)
[8]对《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解读[J]. 赵志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04)
本文编号:3048214
【文章来源】:文化遗产.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与高校非遗课程开发结合的时代契机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与梆鼓咚课程开发结合的路径探析
(一)明确课程目标,强调整体把握局部
(二)重构课程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三)建立课程模块,强化非遗技艺学习
1.“说”
2.“唱”
3.“打”
4.“表”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与梆鼓咚课程开发结合的实施效果
(一)从曲种濒危到高校新生
1.依托研究中心,建设非遗课程
2.整合社会力量,开发非遗课程
(二)从被动传承到主动传播
1.学生身份认同的转变
2.学生实践成果的展示
(三)从局内认同到局外认同
1.传承人评价
2.学者评价
3.媒体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梆鼓咚音乐特点与传承谱系探究[J]. 黄璟. 莆田学院学报. 2019(04)
[2]课程开发关键:结构问题[J]. 姜大源. 世界教育信息. 2018(21)
[3]对非遗要有敬畏之心,不能改变它的DNA[J]. 田青. 文化月刊. 2017(Z3)
[4]十余年来中国大学“非遗”传承的实践形态[J]. 孙正国. 文化遗产. 2017(01)
[5]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 姜大源.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6]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 姜大源. 中国高教研究. 2009(04)
[7]莆仙方言边擦音[■]声母探源[J]. 刘福铸. 莆田学院学报. 2007(03)
[8]对《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解读[J]. 赵志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04)
本文编号:3048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048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