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长征》主要唱段分析与演唱研究 ——以《三月桃花心中开》《雪啊雪》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27 04:55
歌剧是由音乐、戏剧、舞蹈相结合并且以歌唱为主的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形式。最初歌剧起源于西方国家,二十世纪初,西洋歌剧理念才传入中国。中国民族歌剧虽然是舶来品,但是它并没有完全照搬西方歌剧的形式和内容,而只是借鉴了西方歌剧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展现我国的文化魅力。这既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挑战,通过国内艺术家们多年的努力和探索,中国的民族歌剧已走向成熟,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歌剧道路。如今的中国民族歌剧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体现中华文化的精神,反映中国人的审美。本课题是以民族歌剧《长征》为研究对象,以祈探讨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理念、剧情、剧本特色和音乐特色,并对其要唱段《三月桃花心中开》、《雪啊,雪》进行着重探讨分析。以此对歌剧《长征》达到更深的认识,对笔者后期演唱中国歌剧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更好的引起作曲家、演唱者对中国歌剧的关注,使中国歌剧不断进步同时具有创新。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歌剧《长征》的简介
1.1 创作者
1.1.1 曲作家印青及编剧邹静之简介
1.2 歌剧《长征》的创作概况
1.2.1 创作背景
1.2.2 创作理念
1.2.3 剧情概况
1.3 《长征》的剧本创作特点
1.3.1 内容的现实性
1.3.2 内容的时代性
1.3.3 内容的民族性
1.3.4 内容的浪漫主义情怀体现
1.3.5 剧情发展的戏剧性
1.3.6 写作手段的艺术化和虚拟化
1.4 《长征》的音乐特色分析
1.4.1 单一主题贯穿歌剧
1.4.2 中国式的宣叙调
1.4.3 中西结合的调性
1.4.4 节奏的多样化
2 主要唱段分析
2.1 《三月桃花心中开》唱段分析
2.1.1 歌词分析
2.1.2 曲式结构分析
2.1.3 旋律特征分析
2.1.4 伴奏特征分析
2.2 《雪啊雪》唱段分析
2.2.1 歌词分析
2.2.2 曲式结构分析
2.2.3 音乐特征分析
3 主要唱段的演唱研究
3.1 咬字吐字的把握
3.1.1 字头
3.1.2 字腹和字尾
3.2 气息的运用
3.2.1 气息的控制
3.3 情感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053720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歌剧《长征》的简介
1.1 创作者
1.1.1 曲作家印青及编剧邹静之简介
1.2 歌剧《长征》的创作概况
1.2.1 创作背景
1.2.2 创作理念
1.2.3 剧情概况
1.3 《长征》的剧本创作特点
1.3.1 内容的现实性
1.3.2 内容的时代性
1.3.3 内容的民族性
1.3.4 内容的浪漫主义情怀体现
1.3.5 剧情发展的戏剧性
1.3.6 写作手段的艺术化和虚拟化
1.4 《长征》的音乐特色分析
1.4.1 单一主题贯穿歌剧
1.4.2 中国式的宣叙调
1.4.3 中西结合的调性
1.4.4 节奏的多样化
2 主要唱段分析
2.1 《三月桃花心中开》唱段分析
2.1.1 歌词分析
2.1.2 曲式结构分析
2.1.3 旋律特征分析
2.1.4 伴奏特征分析
2.2 《雪啊雪》唱段分析
2.2.1 歌词分析
2.2.2 曲式结构分析
2.2.3 音乐特征分析
3 主要唱段的演唱研究
3.1 咬字吐字的把握
3.1.1 字头
3.1.2 字腹和字尾
3.2 气息的运用
3.2.1 气息的控制
3.3 情感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053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053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