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角下对《运河谣》的角色解析
发布时间:2021-04-19 12:49
作为近年来较为成功的民族歌剧作品,运河谣在对女性角色的塑造上取得了大家的喜爱与肯定。本论文拟对此剧中的角色进行社会学、艺术学及音乐学方面的分析,从悲剧性的震撼中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角色特征以及其中的经典唱段,更深入的探讨女性主义对民族歌剧角色设置的影响作用,并且对以后民族歌剧的创作提出符合社会发展及中国特色的科学建议。绪论中,本文对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概念的界定几方面进行了概述;第二章则是我国历史上经典的歌剧中的女性形象做了介绍,说明了女性主义在民族歌剧创作中的重要性;第三章将《运河谣》的剧情、创作背景与特征进行了说明,为第四章中对四位剧中主要角色的分析奠定了基础。最后,则是对新时期民族歌剧中女性主义的新发展做了期许与展望。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主要概念的界定
第2章 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与女性形象的塑造
2.1 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
2.1.1 中国民族歌剧的萌芽时期
2.1.2 中国民族歌剧的初步发展时期
2.1.3 中国民族歌剧的深入发展时期
2.2 中国民族歌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演变
2.2.1 中国民族歌剧中经典女性形象梳理
2.2.2 女性主义进入话语体系
第3章 民族歌剧《运河谣》的相关概述
3.1 《运河谣》的故事梗概
3.2 《运河谣》的创作背景
3.3 《运河谣》的艺术特征与价值
3.3.1 《运河谣》的艺术特征之民族性
3.3.2 《运河谣》的艺术特征之悲剧性
3.3.3 《运河谣》的艺术价值
第4章 《运河谣》中人物形象的构建与女性意识的表达
4.1 《运河谣》中女性角色的构建
4.1.1 水红莲人物形象的戏剧、唱段分析
4.1.2 关砚砚人物形象的戏剧、唱段分析
4.2 《运河谣》中男性角色的构建
4.2.1 秦啸生人物形象的戏剧、唱段分析
4.2.2 张水鹞人物形象的戏剧、唱段分析
4.3 《运河谣》中女性意识的表达
4.3.1 水红莲、关砚砚的女性意识表达
4.3.2 《运河谣》中女性意识产生的原因探究
第5章 女性主义视角下中国民族歌剧的相关思考
5.1 女性形象、女性主义对民族歌剧发展的影响
5.1.1 艺术创作:女性形象对民族歌剧发展的影响
5.1.2 艺术接受:女性主义对民族歌剧发展的影响
5.2 民族歌剧中女性主义的新呼唤
5.2.1 女性角色的人性回归
5.2.2 女性角色的人性回归对民族歌剧女性主义的新展望
5.3 小结
致谢
附录中国民族歌剧中的经典女性形象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歌剧女角儿“悲剧情结”之——审美与文化意义[J]. 赵世兰,史梦倩,郭建民. 当代音乐. 2017(04)
[2]攻坚克难 开创中国歌剧创作新局面——“2013中国歌剧论坛”综述[J]. 蒋一民. 人民音乐. 2013(10)
[3]民族气韵与现代风貌的统一与融合[J]. 廖向红,王小京. 歌剧. 2012(08)
[4]关于歌剧《运河谣》剧本的若干思考[J]. 黄维若. 艺术评论. 2012(07)
[5]“男人女性与女人男性”再探——双性和谐的女性主义思考[J]. 杜二敏. 鸡西大学学报. 2009(02)
博士论文
[1]中国女性英雄艺术形象研究[D]. 杨增莉.上海师范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女性主义在中国的演进和思考[D]. 刘亚.南京师范大学 2016
[2]歌剧《运河谣》中《来生来世把你爱》的创作特征与演唱分析[D]. 郭莹.陕西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47583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主要概念的界定
第2章 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与女性形象的塑造
2.1 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
2.1.1 中国民族歌剧的萌芽时期
2.1.2 中国民族歌剧的初步发展时期
2.1.3 中国民族歌剧的深入发展时期
2.2 中国民族歌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演变
2.2.1 中国民族歌剧中经典女性形象梳理
2.2.2 女性主义进入话语体系
第3章 民族歌剧《运河谣》的相关概述
3.1 《运河谣》的故事梗概
3.2 《运河谣》的创作背景
3.3 《运河谣》的艺术特征与价值
3.3.1 《运河谣》的艺术特征之民族性
3.3.2 《运河谣》的艺术特征之悲剧性
3.3.3 《运河谣》的艺术价值
第4章 《运河谣》中人物形象的构建与女性意识的表达
4.1 《运河谣》中女性角色的构建
4.1.1 水红莲人物形象的戏剧、唱段分析
4.1.2 关砚砚人物形象的戏剧、唱段分析
4.2 《运河谣》中男性角色的构建
4.2.1 秦啸生人物形象的戏剧、唱段分析
4.2.2 张水鹞人物形象的戏剧、唱段分析
4.3 《运河谣》中女性意识的表达
4.3.1 水红莲、关砚砚的女性意识表达
4.3.2 《运河谣》中女性意识产生的原因探究
第5章 女性主义视角下中国民族歌剧的相关思考
5.1 女性形象、女性主义对民族歌剧发展的影响
5.1.1 艺术创作:女性形象对民族歌剧发展的影响
5.1.2 艺术接受:女性主义对民族歌剧发展的影响
5.2 民族歌剧中女性主义的新呼唤
5.2.1 女性角色的人性回归
5.2.2 女性角色的人性回归对民族歌剧女性主义的新展望
5.3 小结
致谢
附录中国民族歌剧中的经典女性形象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歌剧女角儿“悲剧情结”之——审美与文化意义[J]. 赵世兰,史梦倩,郭建民. 当代音乐. 2017(04)
[2]攻坚克难 开创中国歌剧创作新局面——“2013中国歌剧论坛”综述[J]. 蒋一民. 人民音乐. 2013(10)
[3]民族气韵与现代风貌的统一与融合[J]. 廖向红,王小京. 歌剧. 2012(08)
[4]关于歌剧《运河谣》剧本的若干思考[J]. 黄维若. 艺术评论. 2012(07)
[5]“男人女性与女人男性”再探——双性和谐的女性主义思考[J]. 杜二敏. 鸡西大学学报. 2009(02)
博士论文
[1]中国女性英雄艺术形象研究[D]. 杨增莉.上海师范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女性主义在中国的演进和思考[D]. 刘亚.南京师范大学 2016
[2]歌剧《运河谣》中《来生来世把你爱》的创作特征与演唱分析[D]. 郭莹.陕西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47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147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