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单刀会》双调[新水令]字调腔格初探——基于语言音乐学视角的元杂剧旋律风格考辨之一

发布时间:2021-04-24 13:48
  元杂剧是近古中国艺术的重要类型之一,其音乐既承续两宋遗音,又融入时代新声,在多民族多地域文化交融中流变发展,成为继唐宋诗词音乐之后我国音乐史上的又一高峰。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基础上,以关汉卿《单刀会》双调[新水令]为例,重点关照曲牌的音韵字调组合与仄声词组腔格,力求从唱腔旋律形态方面,对元杂剧"以曲牌原型框架为音调生成基础,以特定宫调音列为音高组织规范,以仄声词组腔格为基本衍展手段,以腔词音韵谐协为总体创作追求"的旋律结构和音乐风格有更为具体的认知。本文也希望以此个案研究为契机,引发学界对"语言音乐学"历史属性的进一步关注,并由此扩大至以《九宫大成》为代表的更多南北曲音乐分析,从新材料和新方法视角不断丰富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 

【文章来源】:音乐文化研究. 2020,(03)

【文章页数】:22 页

【文章目录】:
一、曲牌[新水令]的格律与平仄调值拟测
    1.曲牌[新水令]的正体格律
    2.元杂剧及[新水令]曲牌的四声调值
二、杨荫浏先生“南北曲字调配音表”的启示
    1.“南北曲字调配音”及其史学应用
    2.北曲的“平声字调”与“仄声词组腔格”
三、《单刀会》双调[新水令]的字调与腔格
    1.[新水令]的译谱、韵部与字调配音
    2.[新水令]的字调组合形态及“仄声词组腔格”
    3.北曲(元杂剧)旋律形态管窥
结语:中国音乐史学的音韵学维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首【脱布衫】曲牌音乐对比分析——兼及传统曲牌“原型-类型化”分析的方法论思考[J]. 李宏锋.  中国音乐. 2019(06)
[2]实践与音乐研究——谈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对昆曲的使用[J]. 孙玄龄.  中国音乐学. 2019(04)
[3]元杂剧宫调的实践基础与乐学内涵(下)[J]. 李宏锋.  中国音乐. 2016(02)
[4]元杂剧宫调的实践基础与乐学内涵(上)[J]. 李宏锋.  中国音乐. 2016(01)
[5]《中原音韵》时代汉语声调的调类与调值[J]. 张玉来.  古汉语研究. 2010(02)
[6]《中原音韵》的调值[J]. 忌浮.  语言研究. 1986(01)



本文编号:3157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157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8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