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绍兴目连戏的当代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5 00:59
  绍兴民间祭祀活动频繁,常通过目连戏等宗教剧目来满足祭祀的需求,使得目连戏得以流传,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本文首先对绍兴目连戏进行溯源,梳理其在历史上的演出情况。明清时绍兴一带目连戏演出繁盛,五十年代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逐渐减少。近年来得益于非遗保护机制,绍兴目连戏迎来了第二春。在探究实际发展情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绍兴地域文化环境下,演出习俗及民间信仰等对目连戏这类剧目生存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演出实录对绍兴目连戏演出剧团的传承人及传承剧目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绍兴目连戏的折子戏演出及全本《目连救母》老戏复排的情况,具体到新昌调腔剧团、浙江省绍剧团、上虞哑目连传承人、马山镇群乐农民艺术团等绍兴目连戏传承群体。在此基础上,剖析传承过程中专业剧团和民间剧团存在的不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更好的保护与发展绍兴目连戏。 

【文章来源】: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绍兴目连戏的当代传承研究


《起殇》剧照,马山镇群乐农民艺术团李华美老师提供除《起殇》外,演出目连戏前,剧团也会特别注意祭台仪式,主要是想达到

上虞,风俗,竹筛,和纸


图 2-2《送夜头》剧照,2018 年 11 月 26 日笔者摄于上虞区哑目连专场演出送夜头》这出目展示了绍兴地区的民间祭祀风俗。“夜头”既是绍兴话“意思,竹筛上面放的羹饭、香烛和纸钱来送给夜晚过路的孤魂野鬼享用的量也颇微妙,倘若给多了是暴露财富,鬼不愿走,因此准备一点即可

社戏,敬神,水乡,戏台


图 2-3 水乡戏台,2018 年 3 月 5 日洪泽一摄于绍兴马山东安村生曾描述过社戏场景:“在三月里,乡间敬神的社戏特别多。到时候自会有热心的乡人为首,挨家着户募钱。农民哪怕再捐献。演戏那天,村子里便忙忙碌碌,热火朝天。家家户户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绍兴目连戏原型与鲁迅的主体意识[J]. 刘家思.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6(05)
[2]绍兴目连戏散论[J]. 徐斯年.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5(03)
[3]《思凡·下山》的来历和演变[J]. 文力,赵景深.  上海戏剧. 1962(09)
[4]漫谈《女吊》[J]. 伊兵.  戏剧报. 1958(12)



本文编号:3230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230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9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