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从《唐戏弄》看任半塘的戏剧观

发布时间:2021-06-21 15:41
  集任半塘戏剧学研究之大成的《唐戏弄》,专门研究唐五代戏剧,介绍比两宋更提前三百四十年之种种实际材料,不仅全面研究唐五代戏剧的发展形态,而且着重传达唐五代戏剧“有益于时用”的精神格调,以期对王国维《宋元戏曲史》问世以来四十余年的戏剧学作“重新体认,重作结论”。任半塘力纠“无剧本便无戏剧”的偏见,认为我国戏剧早在汉代就已形成,而唐代正是我国戏剧无限拓展的兴盛时期,《踏摇娘》等已是后世意义上的真戏剧,任半塘称之为全能类戏剧。任半塘认为歌舞与俳优才是我国戏剧的真正源头,外国戏剧只是中国戏剧的一支一派而已,中国戏剧自有其一脉相承的发展规律。任半塘不拘时风、大胆革新,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考察唐五代戏剧赖以兴盛的文化视野和社会环境,使任半塘成为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戏剧学研究的杰出代表。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百年戏剧学发展中的《唐戏弄》
    第一节 任半塘戏剧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唐戏弄》的产生背景及内容框架
第二章 唐五代戏剧的形态研究
    第一节 唐五代戏剧“剧本”研究
    第二节 戏剧表演手段的趋向完备
    第三节 唐五代戏剧舞台设备研究
    第四节 脚色与演员
    第五节 形亦佳影亦佳
第三章 任半塘的戏剧观
    第一节 戏剧起源论
    第二节 “一脉相承”的戏剧发展观
    第三节 唐五代已出现真戏剧
    第四节 外国表演艺术与中国戏剧发展的关系
    第五节 唐五代戏剧的精神格调
    第六节 任半塘唐五代戏剧研究的方法
余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声诗”概念与李清照《词论》“乐府声诗并著”之解读[J]. 李定广.  文学遗产. 2011(01)
[2]一段公案 两种史观——任半塘、周贻白戏曲史学思想之争[J]. 丁明拥,周靖波.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0(04)
[3]万紫千红总是春——中国戏曲艺术60年历程回顾[J]. 安葵.  戏剧文学. 2009(08)
[4]对敦煌写卷中“剧本”资料的检讨[J]. 戚世隽.  文化遗产. 2009(01)
[5]论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与生态意义[J]. 刘祯.  文化遗产. 2008(04)
[6]戏曲研究的理念与戏曲史观——怀念恩师周贻白先生[J]. 余从.  中华戏曲. 2007(02)
[7]消长与共:中国戏曲理论学术与戏曲发展关系论纲[J]. 刘祯.  戏曲艺术. 2007(03)
[8]王国维《优语录》与任二北《优语集》之比勘[J]. 陈艳军.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02)
[9]现代戏曲史学:从王国维到张庚[J]. 刘祯.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10]戏曲·戏剧·中国民族戏剧——王国维“戏曲”理论的再解读[J]. 李季箴.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3(04)



本文编号:3240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240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b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