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语境的变迁与缺失——兼谈华县皮影
发布时间:2021-08-05 15:47
在文化产业不断崛起的进程中,关于产业化发展的讨论从未停止,"继承与创新""开发与保护"的对立融合也从未停息。在不同的市场秩序中,行业的繁荣与危机都有着势不可挡的外在机遇和难以扭转的内在困境,因而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本文从主流意识形态干预和市场选择两个方面重新思考,在文化空间与市场机制不断解体与重构的过程中,皮影戏作为价值观念的载体,所面临的繁荣与危机是如何发生的?以及艺人的话语权与影戏的主体性是如何更替的?由此而引发对乡土语境与民艺发展的再思考。
【文章来源】:民艺. 2020,(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现象:1949年后华县皮影戏的发展历程回顾
二、文化空间与市场秩序的重构
三、话语权与主体性的回归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文艺实践的再思考——以人民公社时期关中地区的皮影戏为例[J]. 沙垚,梁君健.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7(03)
[2]陕西华县皮影戏调查研究[J]. 鲁小艳,刘钊. 中华戏曲. 2016(02)
[3]新中国农民文化主体性的生成机制探讨——基于20世纪50年代关中农村皮影戏的实证研究[J]. 沙垚. 开放时代. 2016(05)
[4]关中皮影戏的习俗[J]. 梁志刚.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12)
本文编号:3324028
【文章来源】:民艺. 2020,(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现象:1949年后华县皮影戏的发展历程回顾
二、文化空间与市场秩序的重构
三、话语权与主体性的回归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文艺实践的再思考——以人民公社时期关中地区的皮影戏为例[J]. 沙垚,梁君健.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7(03)
[2]陕西华县皮影戏调查研究[J]. 鲁小艳,刘钊. 中华戏曲. 2016(02)
[3]新中国农民文化主体性的生成机制探讨——基于20世纪50年代关中农村皮影戏的实证研究[J]. 沙垚. 开放时代. 2016(05)
[4]关中皮影戏的习俗[J]. 梁志刚.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12)
本文编号:3324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324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