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祟、赐福与嫁妹:论清宫钟馗戏的演出传统与变迁
发布时间:2021-08-28 03:57
作为亦人亦鬼亦神的人物,钟馗形象在清代宫廷戏曲中有着丰富的体现。大戏《劝善金科》与除夕承应《殿庭驱祟》的钟馗继承了岁暮驱鬼的传统,却以"温和"的形象呈现,作祟嬉戏的乐器消解了年终驱傩的严肃。元旦承应的《膺受多福》《万福攸同》,多达百名的钟馗只是福德星君命下"迎福""集福""锡福"的舞者,功能性的仪式再现与新正朝贺、君臣同欢的现实相呼应。清宫"嫁妹"戏曲并存昆曲折子戏《钟馗嫁妹》与除夕承应《南山归妹》,后者是宫廷剧作家模仿昆曲《思凡》而新创的钟妹戏曲,出嫁的喜庆热闹既迎合了除夕节令,也弥补了大众对钟馗小妹的想像。
【文章来源】:文化遗产.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岁暮驱傩的传统:大戏《劝善金科》与除夕承应《殿庭驱祟》中的钟馗
二、新正元旦的赐福:承应宴戏《膺受多福》《万福攸同》中的众多钟馗
三、从钟馗到钟妹:《钟馗嫁妹》与《南山归妹》的不同意趣
四、雅俗之间:清宫钟馗戏的演出传统与变迁
本文编号:3367744
【文章来源】:文化遗产.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岁暮驱傩的传统:大戏《劝善金科》与除夕承应《殿庭驱祟》中的钟馗
二、新正元旦的赐福:承应宴戏《膺受多福》《万福攸同》中的众多钟馗
三、从钟馗到钟妹:《钟馗嫁妹》与《南山归妹》的不同意趣
四、雅俗之间:清宫钟馗戏的演出传统与变迁
本文编号:3367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367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