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间离效果”在戏剧《恋爱的犀牛》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1-10-26 08:29
  先锋戏剧代表作品《恋爱的犀牛》,自1999年演出至今已二十年,生命力旺盛。而"间离效果"在《恋爱的犀牛》中的巧妙运用,为此剧增添了新鲜感,也成为孟氏戏剧的亮点和特色之一。文章将以2019年11月份在北京蜂巢剧场上演的空花版《恋爱的犀牛》为例,在观演、文本、主题三个层次对"间离效果"在此剧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文章来源】:大众文艺. 2020,(08)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观演上的可见与不可见
二、非线性叙事与寓言的运用
三、主题架构的异质性和不平衡感
四、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沈黛为例谈戏剧《四川好人》中的陌生化效果[J]. 陈雅婷,曹芸.  戏剧之家. 2019(36)
[2]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J]. 姚晴晴.  艺术评鉴. 2019(15)
[3]中国先锋戏剧的发展之路——以孟京辉的优秀剧目为例[J]. 邵然.  大众文艺. 2018(22)

硕士论文
[1]布莱希特“间离效果”在戏剧空间中的实现[D]. 王雯丽.厦门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59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459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d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