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黄世仁的主要唱段分析及表演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1 10:31
  本文对歌剧《白毛女》中主要男性人物杨白劳、黄世仁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主要唱段的演唱分析进行了探讨研究。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本文通过杨白劳、黄世仁的鲜明特点,以及造成人物性格特点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因素,揭示了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在两个人物唱段的演唱分析中,通过经典唱段的演唱分析诠释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宣叙调、咏叹调的音乐特征,中国戏曲“道白”在歌剧《白毛女》中运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特征
    2.1 中国歌剧诞生与发展
    2.2 创作背景
    2.3 剧情简介
第三章 经典唱段的演唱分析
    3.1 杨白劳、黄世仁人物性格分析
        3.1.1 杨白劳人物性格分析
        3.1.2 黄世仁人物性格分析
    3.2 人物角色音乐分析
        3.2.1 杨白劳音乐分析
        3.2.2 黄世仁音乐分析
    3.3 咏叹调演唱分析
        3.3.1 咏叹性的创作特征
        3.3.2 杨白劳咏叹调演唱分析
    3.4 宣叙调的演唱分析
        3.4.1 宣叙调的创作特征
        3.4.2 杨白劳宣叙调演唱分析
        3.4.3 黄世仁宣叙调演唱分析
第四章 经典唱段的表演研究
    4.1 中国戏曲“道白”的运用
        4.1.1 口语话特征
        4.1.2 性格化特征
        4.1.3 情感化特征
    4.2 舞台表演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歌剧选段《杨白劳》的演唱处理[J]. 罗金军.  通俗歌曲. 2015(08)
[2]歌剧《白毛女》咏叹调的音乐特点及演唱技巧[J]. 周媛.  大舞台. 2014(11)
[3]论戏曲板腔体种子在歌剧《白毛女》中的萌芽[J]. 钱庆利.  音乐探索. 2013(03)
[4]谈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过程[J]. 王昆.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1(02)
[5]歌剧《白毛女》杨白劳唱段艺术特色探析[J]. 叶军.  歌海. 2011(02)
[6]歌剧咏叹调唱词与歌剧戏剧元素的关系——以民族歌剧《白毛女》为例[J]. 杨祖欣.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8(02)
[7]戏曲与民歌音乐元素在歌剧《白毛女》中的吸收与运用[J]. 万和荣.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8]歌剧《白毛女》声乐艺术之戏剧冲突浅析[J]. 秦扬.  四川戏剧. 2007(04)
[9]歌剧音乐的美学特性[J]. 葛敏敏.  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4)
[10]我对黄世仁角色的创造[J]. 陈强.  新文化史料. 1995(02)

博士论文
[1]中国歌剧的诞生[D]. 满新颖.厦门大学 2006
[2]歌剧《白毛女》研究[D]. 孟远.中国人民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骆季超原创剧《劝君走好人生路》中三首男高音唱段的艺术特色及演唱分析[D]. 石晋永.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探析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角色的人物塑造[D]. 张野.上海音乐学院 2011
[3]对民族歌剧《白毛女》中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唱段的研究[D]. 朱泓阳.河北师范大学 2010
[4]论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男性角色的演唱[D]. 李宏伟.南京艺术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534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534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1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