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刘清韵戏曲作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7 06:37
  刘清韵,字古香,小字观音,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人,生于清道光壬寅年(1842),卒于民国乙卯年(1915),是清代著名女戏曲家。清韵生性聪慧,深得父母宠爱,家境殷实,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婚后与丈夫钱德奎生活幸福,共同求学,彼此唱和,且跟随丈夫结交了很多良师益友,在这种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使清韵更致力于文学创作。本文重点研究刘清韵的戏曲作品,以期较为全面诠释刘清韵其人其作。论文深入探究作家的生命情感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联,挖掘其戏曲作品深层次的文学价值,并对其戏曲作品的传播和影响做出归纳和总结。本文首先对刘清韵的生平、家世、交游与剧作进行了梳理,清晰地将刘清韵的人生经历、精神面貌与剧作状况予以展现。其次,从叙事艺术、叙事结构、浪漫主义和超时空性三个方面研究刘清韵戏曲的创作手法,从而发掘出作家戏曲作品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最后,结合文本,对其十二部剧作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进行归类整理,同时从戏曲作品的语言、关目等方面,讨论了刘清韵戏曲作品的艺术风貌,并对其历史地位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2 近几年研究成果简述
1 刘清韵的生平交游与剧作
    1.1 刘清韵的生平
        1.1.1 少时生活优裕,聪颖好学
        1.1.2 中年因病不育,为夫纳妾
        1.1.3 晚年漂泊异乡,凄凉清苦
    1.2 刘清韵的交游
        1.2.1 与王诩、周丹原的交往
        1.2.2 与张西渠的交往
        1.2.3 与俞樾的交往
        1.2.4 与杨葆光的交往
    1.3 刘清韵的剧作
2 刘清韵戏曲作品之叙事手法
    2.1“传述旧事,时出新意”的叙事艺术
    2.2 多样的叙事结构
        2.2.1 插叙式叙事结构
        2.2.2 倒叙式叙事结构
    2.3 浪漫主义和超时空性
3 刘清韵戏曲作品之主题思想
    3.1 爱情婚姻主题
        3.1.1“一夫多妻”的排斥与接纳
        3.1.2 忠贞不渝的夫妻之情
    3.2 社会关怀主题
        3.2.1 炎凉世态的批判与揭露
        3.2.2 济世安民的凸显与关注
    3.3 社会现实主题
        3.3.1 跨越等级的平等观念
        3.3.2 志士遭际的时代思考
4 刘清韵戏曲作品之人物形象
    4.1 专情聪慧的女性形象
    4.2 疏狂失意的志士形象
    4.3 劝善惩恶的谪仙形象
5 刘清韵戏曲作品之语言结构
    5.1 戏曲语言生动自然
    5.2 戏曲关目新奇简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性视角下的“至情”演绎——论刘清韵戏曲的女性特质[J]. 夏冉.  戏剧文学. 2015(04)
[2]明清女性剧作涉“仙”叙事的创作心态考察[J]. 邓丹.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12)
[3]论明清女性作家戏曲创作之艺术建构[J]. 刘军华.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4]刘清韵《望洋叹》传奇考论[J]. 邓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5]《田七郎》与《丹青副》[J]. 刘艳玲,王光福.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6]论刘清韵及其《小蓬莱仙馆传奇》[J]. 单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7]近代传奇杂剧的文体变革及其文学史意义[J].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博士论文
[1]明清女剧作家研究[D]. 邓丹.首都师范大学 2008
[2]明清女性作家戏曲创作研究[D]. 刘军华.陕西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刘清韵剧作艺术研究[D]. 陈婷婷.广西师范大学 2017
[2]明清女剧作家“自况”戏曲研究[D]. 丁亚群.福建师范大学 2016
[3]明清女性剧作情感抒写研究[D]. 张文雯.南京师范大学 2015
[4]刘清韵戏曲研究[D]. 夏冉.华东师范大学 2007
[5]构建于男性世界中的妇女世界[D]. 戴力芳.福建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39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539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f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