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中男女二重唱的人物塑造及演唱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02 14:58
陕北秧歌剧的形成是我国文艺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是我国歌剧艺术走向正规化创作的初探性阶段。其创作手法、剧目结构、舞美设计等方面借鉴了部分欧洲歌剧的程式化创编形式,但在音乐素材的使用和表演方式上又极具中国特色,它吸收了陕北地区的如秧歌、高跷、戏曲、民歌等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其内容更具观赏性和创新性,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产物。《米脂婆姨绥德汉》是近些年来国内所创作为数不多的陕北秧歌剧的代表性作品,以陕北两个典型地区的文化符号——米脂婆姨、绥德汉为创作载体,抒写了一篇荡气回肠的民间爱情故事,以及在近代移民浪潮背景下劳动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笔者的分析侧重点着眼于剧中男女二重唱方向,旨在探索这部剧中关键人物相互之间的联系与碰撞,并从作品介绍、男女二重唱选段的人物塑造、男女二重唱选段的演唱分析三大方面展开,全面的解析本部陕北秧歌剧作品独特的表现方式。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作品简介
1.1 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的由来
1.1.1 陕北秧歌剧的诞生
1.1.2 《米脂婆姨绥德汉》的价值与意义
1.2 剧目的基本创作
1.2.1 整剧剧本梗概
1.2.2 整剧音乐部分的创作理念
2 男女二重唱的人物塑造
2.1 剧中主要人物简介(青青、石娃、虎子)
2.2 剧中男女二重唱的舞台表演(青青与石娃、青青与虎子)
2.2.1 青青与石娃唱段的表演分析(——以第一幕第四曲为例)
2.2.2 青青与虎子唱段的表演分析(——以第三幕第七、八曲为例)
3 男女二重唱唱段的演唱分析
3.1 歌词的设计与陕北方言的运用(——以第一幕第四曲为例)
3.1.1 叠词的使用
3.1.2 衬词的使用
3.1.3 歌唱中特殊发音的使用列举
3.2 选段的音乐本体分析(——以第一幕第四曲为例)
3.3 选段的演唱风格把握(——以第一幕第四曲为例)
3.3.1 演唱中语言语感的把握
3.3.2 演唱中行腔的设计与运用
3.4 选段的演唱技巧概述
3.4.1 选段中男高音的演唱技巧要点(——以第一幕第四曲为例)
3.4.2 选段中女高音的演唱技巧要点(——以第一幕第四曲为例)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J]. 刘朋香. 黄河之声. 2019(20)
[2]语言学视角下的陕北民歌衬词运用分析[J]. 李琛,马金玲.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9(04)
[3]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中虎子的咏叹调演唱特点研究[J]. 张震. 中国戏剧. 2019(05)
[4]陕北民歌艺术特色与演唱技巧分析[J]. 王佳. 大众文艺. 2019(07)
[5]论地理环境对陕北民歌手演唱行腔与音色的影响[J]. 李桂梅. 黄河之声. 2018(19)
[6]浅谈美学视角下方言在陕北民歌韵味上的表现力[J]. 吴丹,罗琦,王延松. 北方音乐. 2017(17)
[7]浅谈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的人物形象分析[J]. 崔丹. 陕西教育(高教). 2014(09)
[8]弘扬民族音乐精魂,再现陕北黄土情——析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J]. 王海霞. 戏剧文学. 2012(03)
[9]米脂婆姨绥德汉[J]. 阿莹. 剧本. 2010(03)
[10]浅析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的艺术魅力[J]. 葛晓妮.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01)
硕士论文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中陕北民歌衬词研究[D]. 肖紫烟.华中师范大学 2019
[2]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女主角润腔比较[D]. 李喆琦.武汉音乐学院 2018
本文编号:3564383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作品简介
1.1 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的由来
1.1.1 陕北秧歌剧的诞生
1.1.2 《米脂婆姨绥德汉》的价值与意义
1.2 剧目的基本创作
1.2.1 整剧剧本梗概
1.2.2 整剧音乐部分的创作理念
2 男女二重唱的人物塑造
2.1 剧中主要人物简介(青青、石娃、虎子)
2.2 剧中男女二重唱的舞台表演(青青与石娃、青青与虎子)
2.2.1 青青与石娃唱段的表演分析(——以第一幕第四曲为例)
2.2.2 青青与虎子唱段的表演分析(——以第三幕第七、八曲为例)
3 男女二重唱唱段的演唱分析
3.1 歌词的设计与陕北方言的运用(——以第一幕第四曲为例)
3.1.1 叠词的使用
3.1.2 衬词的使用
3.1.3 歌唱中特殊发音的使用列举
3.2 选段的音乐本体分析(——以第一幕第四曲为例)
3.3 选段的演唱风格把握(——以第一幕第四曲为例)
3.3.1 演唱中语言语感的把握
3.3.2 演唱中行腔的设计与运用
3.4 选段的演唱技巧概述
3.4.1 选段中男高音的演唱技巧要点(——以第一幕第四曲为例)
3.4.2 选段中女高音的演唱技巧要点(——以第一幕第四曲为例)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J]. 刘朋香. 黄河之声. 2019(20)
[2]语言学视角下的陕北民歌衬词运用分析[J]. 李琛,马金玲.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9(04)
[3]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中虎子的咏叹调演唱特点研究[J]. 张震. 中国戏剧. 2019(05)
[4]陕北民歌艺术特色与演唱技巧分析[J]. 王佳. 大众文艺. 2019(07)
[5]论地理环境对陕北民歌手演唱行腔与音色的影响[J]. 李桂梅. 黄河之声. 2018(19)
[6]浅谈美学视角下方言在陕北民歌韵味上的表现力[J]. 吴丹,罗琦,王延松. 北方音乐. 2017(17)
[7]浅谈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的人物形象分析[J]. 崔丹. 陕西教育(高教). 2014(09)
[8]弘扬民族音乐精魂,再现陕北黄土情——析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J]. 王海霞. 戏剧文学. 2012(03)
[9]米脂婆姨绥德汉[J]. 阿莹. 剧本. 2010(03)
[10]浅析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的艺术魅力[J]. 葛晓妮.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01)
硕士论文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中陕北民歌衬词研究[D]. 肖紫烟.华中师范大学 2019
[2]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女主角润腔比较[D]. 李喆琦.武汉音乐学院 2018
本文编号:3564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564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