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唱腔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3 17:50
程砚秋是京剧程派艺术的创始人,是我国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先生的艺术创造,极大地丰富了京剧旦角的唱腔艺术,在京剧艺术“生旦并重”的新局面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在众多的旦角流派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选取程砚秋唱腔艺术为研究对象,对其历史沿革、不同唱腔的多种板式的拖腔以及典型的唱腔进行分析,并试图总结程砚秋唱腔艺术特点。程砚秋唱腔艺术沿革主要分为四个时期:1.继承期(1922年以前);2.初创期(1922年至1930年);3.成熟期(1931年至1948年);4.总结期(1949年至1958年)。程砚秋于初创期先后编演了《红拂传》、《鸳鸯冢》、《赚文娟》、《窦娥冤》《青霜剑》、《碧玉簪》、《聂隐娘》、《文姬归汉》、《梅妃》、《荒山泪》、《春闺梦》等剧目。程砚秋于成熟期先后编演了《锁麟囊》、《女儿心》、《费宫人》等剧目。对程砚秋西皮类唱腔的分析,笔者主要选取了【西皮慢板】、【西皮原板】、【西皮二六】、【西皮流水】、【南梆子】唱腔进行分析。这些板式既可以构成单一板式的大段,也常因为剧情发展的需要,与其他板式合用构成综合板式的大段。传统【西皮慢板】拖腔种类较少,创编剧...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程砚秋唱腔艺术沿革
1.1 继承期——1922年以前
1.2 初创期——1922年至1930年
1.3 成熟期——1931年至1948年
1.4 总结期——1949年至1958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程砚秋西皮类唱腔分析
2.1 【西皮慢板】唱腔分析
2.2 【西皮原板】唱腔分析
2.3 【西皮二六】唱腔分析
2.4 【西皮流水】唱腔分析
2.5 【南梆子】唱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程砚秋二黄类唱腔分析
3.1【二黄慢板】唱腔分析
3.2【反二黄】唱腔分析
3.3【四平调】唱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程砚秋唱腔艺术特点
4.1 程砚秋唱腔艺术的音乐美学观
4.2 程砚秋唱腔音乐形态特征
4.2.1 主要装饰音类型
4.2.2 用上一字尾音为下一字作装饰音
4.2.3 唱腔旋律丰富
4.2.4 唱腔音区较低、音调多下行
4.2.5 音乐色彩黯淡
4.3 程砚秋唱腔伴奏特征
4.3.1 京胡伴奏特点
4.3.2 弹拨乐器伴奏特点
4.4 程砚秋唱腔艺术风格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604871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程砚秋唱腔艺术沿革
1.1 继承期——1922年以前
1.2 初创期——1922年至1930年
1.3 成熟期——1931年至1948年
1.4 总结期——1949年至1958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程砚秋西皮类唱腔分析
2.1 【西皮慢板】唱腔分析
2.2 【西皮原板】唱腔分析
2.3 【西皮二六】唱腔分析
2.4 【西皮流水】唱腔分析
2.5 【南梆子】唱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程砚秋二黄类唱腔分析
3.1【二黄慢板】唱腔分析
3.2【反二黄】唱腔分析
3.3【四平调】唱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程砚秋唱腔艺术特点
4.1 程砚秋唱腔艺术的音乐美学观
4.2 程砚秋唱腔音乐形态特征
4.2.1 主要装饰音类型
4.2.2 用上一字尾音为下一字作装饰音
4.2.3 唱腔旋律丰富
4.2.4 唱腔音区较低、音调多下行
4.2.5 音乐色彩黯淡
4.3 程砚秋唱腔伴奏特征
4.3.1 京胡伴奏特点
4.3.2 弹拨乐器伴奏特点
4.4 程砚秋唱腔艺术风格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604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604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