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戏《鞭打芦花》之唱腔解析
发布时间:2022-12-22 21:20
2006年5月,泗州戏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种扎根于民间的地方戏曲,泗州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用戏曲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泗州戏《鞭打芦花》是泗州戏发展史上的一次突破。本文试以剧中唱腔为着眼点,对作曲家在剧中传统唱腔的使用、老腔过门的使用、不同板式的交替、民族调式偏音的强化、旋宫转调的使用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简要的唱腔解析。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传统唱腔的使用
2 老腔过门的使用
3 特征音程的使用
4 男腔“扬腔”的运用
5 不同板式的结合运用
6 偏音的使用
7 调及调式的运用
8 乐器独奏的运用
9 合唱的使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泗州戏音乐唱腔发展与传承的思考——以《秋月煌煌》为例[J]. 戴岚岚. 池州学院学报. 2013(02)
[2]泗州戏传统音乐唱腔艺术魅力浅析[J]. 戴岚岚,张素枝. 滁州学院学报. 2012(03)
本文编号:372406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传统唱腔的使用
2 老腔过门的使用
3 特征音程的使用
4 男腔“扬腔”的运用
5 不同板式的结合运用
6 偏音的使用
7 调及调式的运用
8 乐器独奏的运用
9 合唱的使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泗州戏音乐唱腔发展与传承的思考——以《秋月煌煌》为例[J]. 戴岚岚. 池州学院学报. 2013(02)
[2]泗州戏传统音乐唱腔艺术魅力浅析[J]. 戴岚岚,张素枝. 滁州学院学报. 2012(03)
本文编号:3724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724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