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柳子戏美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7 08:58
柳子戏是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形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它取材广泛,剧目丰富,舞台表演粗犷豪放,泼辣大胆,曲调纯朴自然,婉转动听,在清朝就深受人们喜爱,获得了“东柳”的美誉。2006年5月,柳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柳子戏发源于山东,经过几百年的辗转曲折,兴盛时曾进京演出,衰落时曾一度濒临失传。但无论在哪个时代,柳子戏始终流行于鲁西南地区,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鲁西南地区土壤的滋润对于柳子戏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本文尝试在总结柳子戏声腔源流和发展兴衰的基础上,探析柳子戏与鲁西南地区的文化渊源,着重挖掘鲁西南柳子戏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蕴。 柳子戏扎根于鲁西南地方风俗和文化之中,以当地方言为基准,尊重当地老百姓的审美情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立足于对柳子戏代表剧目和部分优秀传统剧目剧本的分析和研究,注重鲁西南地域因素对其艺术特色的影响,主要从表演风格、语言唱白、剧目选材、人物形象四个方面分析和介绍柳子戏的艺术特色。 柳子戏的舞台表演风格以粗犷豪放著称,唱白简单而又质朴,生动而又活泼,通俗易懂,与鲁西南方言...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鲁西南柳子戏概述
一、鲁西南柳子戏的声腔源流
二、鲁西南柳子戏的发展兴衰
第二章 鲁西南柳子戏的艺术特色
一、表演风格粗犷豪放
二、语言唱白质朴生动
三、剧目选材丰富多彩
1、思夫戏
2、历史传说戏
3、民间生活戏
四、人物形象典型多样
1、为民请命的清官形象
2、豪爽大气的英雄形象
3、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
第三章 鲁西南柳子戏的美学意蕴
一、遵循“真”的美学精神
二、追求“美善统一”的审美理想
三、从“悲剧”范畴考量观众的审美心理
1、以“大团圆”喜剧性结局消解悲剧色彩
2、在悲剧性结局中彰显人性的光辉
第四章 鲁西南柳子戏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其今后发展的构想
一、鲁西南柳子戏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二、关于鲁西南柳子戏今后发展出路的构想
1、牢牢抓住地域特色
2、借鉴其他剧种的成功经验
结语
注释
致谢
论文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728349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鲁西南柳子戏概述
一、鲁西南柳子戏的声腔源流
二、鲁西南柳子戏的发展兴衰
第二章 鲁西南柳子戏的艺术特色
一、表演风格粗犷豪放
二、语言唱白质朴生动
三、剧目选材丰富多彩
1、思夫戏
2、历史传说戏
3、民间生活戏
四、人物形象典型多样
1、为民请命的清官形象
2、豪爽大气的英雄形象
3、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
第三章 鲁西南柳子戏的美学意蕴
一、遵循“真”的美学精神
二、追求“美善统一”的审美理想
三、从“悲剧”范畴考量观众的审美心理
1、以“大团圆”喜剧性结局消解悲剧色彩
2、在悲剧性结局中彰显人性的光辉
第四章 鲁西南柳子戏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其今后发展的构想
一、鲁西南柳子戏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二、关于鲁西南柳子戏今后发展出路的构想
1、牢牢抓住地域特色
2、借鉴其他剧种的成功经验
结语
注释
致谢
论文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728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728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