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宫调与四川清音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4 19:07
诸宫调是盛行于宋、金、元时期的一种说唱音乐,因其庞大的音乐结构和独特的曲式构成而盛极一时,对我国南北曲的形成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诸宫调无疑是我国古代说唱音乐中牌子曲类的代表。而四川清音源于明清小曲,是一种现如今仍活跃在曲艺界的说唱艺术,因其用四川方言演唱,也属于地方艺术,同时也是现代说唱音乐中牌子曲类的典范。诸宫调与四川清音虽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都是优秀的牌子曲类说唱代表。对两者的对比研究,不仅能窥探我国说唱音乐从古至今在音乐特征、表演方式及音乐结构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也能反映出我国民俗文化、人文风情的变迁,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安排如下:第一章: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我国对该论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第二章:概述我国说唱音乐的发展并从起源及传承方式两方面对诸宫调与四川清音做对比。第三章:从音乐本体对诸宫调与四川清音加以对比,以两者曲牌与曲式的对比为主。第四章:在音乐脚本分析的基础上对两者的音乐功能做对比。第五章:概述诸宫调与四川清音对其他艺术形式的贡献,以诸宫调对元杂剧的影响及四川清音对四川地方艺术的影响为例。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成果介绍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 文章创新点
2.诸宫调与四川清音起源及传承方式对比
2.1 诸宫调与四川清音的起源对比
2.1.1 诸宫调的起源及发展
2.1.2 四川清音的起源及发展
2.1.3 小结
2.2 诸宫调与四川清音传承方式对比
2.2.1 两者活动方式对比
2.2.2 两者传承方式对比
2.2.3 小结
3.诸宫调与四川清音的音乐对比
3.1 诸宫调与四川清音的曲牌及曲式对比
3.1.1 诸宫调的曲牌、曲式
3.1.2 四川清音的曲牌、曲式
3.1.3 小结
3.2 表演形式
3.2.1 诸宫调表演形式
3.2.2 四川清音表演形式
3.2.3 小结
3.3 伴奏乐器
3.3.1 诸宫调伴奏乐器
3.3.2 四川清音的伴奏乐器
3.3.3 小结
3.4 唱腔对比
4.诸宫调与四川清音音乐功能对比
4.1 诸宫调与四川清音的脚本对比
4.1.1 诸宫调的脚本内容
4.1.2 四川清音脚本的内容及特点
4.1.3 脚本创作方式对比
4.2 以娱乐为主的情感表达功能
4.3 时代文化传播功能
5.诸宫调与四川清音对我国其他艺术形式的贡献
5.1 诸宫调与元杂剧
5.2 四川清音与四川地方音乐
5.3 诸宫调与四川清音对我国音乐创作的推动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742843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成果介绍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 文章创新点
2.诸宫调与四川清音起源及传承方式对比
2.1 诸宫调与四川清音的起源对比
2.1.1 诸宫调的起源及发展
2.1.2 四川清音的起源及发展
2.1.3 小结
2.2 诸宫调与四川清音传承方式对比
2.2.1 两者活动方式对比
2.2.2 两者传承方式对比
2.2.3 小结
3.诸宫调与四川清音的音乐对比
3.1 诸宫调与四川清音的曲牌及曲式对比
3.1.1 诸宫调的曲牌、曲式
3.1.2 四川清音的曲牌、曲式
3.1.3 小结
3.2 表演形式
3.2.1 诸宫调表演形式
3.2.2 四川清音表演形式
3.2.3 小结
3.3 伴奏乐器
3.3.1 诸宫调伴奏乐器
3.3.2 四川清音的伴奏乐器
3.3.3 小结
3.4 唱腔对比
4.诸宫调与四川清音音乐功能对比
4.1 诸宫调与四川清音的脚本对比
4.1.1 诸宫调的脚本内容
4.1.2 四川清音脚本的内容及特点
4.1.3 脚本创作方式对比
4.2 以娱乐为主的情感表达功能
4.3 时代文化传播功能
5.诸宫调与四川清音对我国其他艺术形式的贡献
5.1 诸宫调与元杂剧
5.2 四川清音与四川地方音乐
5.3 诸宫调与四川清音对我国音乐创作的推动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742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742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