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汉川善书的传承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5 21:33
汉川善书是湖北省一种说唱结合的传统曲艺曲种,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2006年汉川善书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川善书简称善书,因艺人们常用“未开言来,泪流满面”作为善书的开场白,所以民间又戏称汉川善书为“未开言”,曾盛行于湖北全省、河南开封、四川乐山和湖南大部分地区,至今仅流行于湖北地区。目前,除了历史史料、学术研究这一块来说,善书的研究还非常少。在当前社会化进程加快、文化变迁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汉川善书正面临着传承艰难的困境。本文将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从汉川善书的生存状况、传承困境、传承对策三方面进行研究,促进汉川善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汉川善书的历史源流、艺术价值、当前传承的困境以及对策的相关文献,以汉川善书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归纳了汉川善书的传承发展价值和艺术特色,阐明了汉川善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发展上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汉川善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从传承人、传承曲目、演出活动和地域分布特色的角度出发,认为其存在资金技术和师资人才的缺乏、善书内容和传承...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2. 汉川善书的传承发展价值
2.1 汉川善书传承发展的文化价值
2.1.1 汉川善书中的善字精神
2.1.2 汉川善书中的宗教观点
2.1.3 汉川善书中的孝廉文化
2.1.4 汉川善书新时代文化观念
2.2 汉川善书传承发展的社会价值
2.2.1 丰富文化精神生活
2.2.2 构建文化公共空间
2.2.3 增强非遗重视程度
2.3 汉川善书传承发展的经济价值
2.3.1 促进当地居民就业
2.3.2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4 汉川善书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3. 汉川善书传承发展历史与现状
3.1 汉川善书发展脉络
3.1.1 汉川善书的历史渊源
3.1.2 汉川善书的艺术特色
3.2 汉川善书传承发展现状
3.2.1 善书传承人
3.2.2 善书曲目
3.2.3 善书演出活动
3.2.4 善书地域分布
4. 汉川善书传承发展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4.1 扶持资金与技术的缺乏
4.1.1 资助经费短缺
4.1.2 技术运用较少
4.2 非遗代际传承危机凸显
4.2.1 师资队伍匮乏
4.2.2 专业人才流失
4.2.3 青年艺人断档
4.3 传承文化空间日渐衰微
4.3.1 当地居民传承意识薄弱
4.3.2 政府主导参与气氛不足
4.4 内容陈旧缺乏创新
4.4.1 创作取材缺乏创新
4.4.2 表现形式不够丰富
4.5 汉川善书传承发展困境的成因分析
4.5.1 政策扶持不够
4.5.2 现代文化冲击
4.5.3 生存空间受限
5. 汉川善书传承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健全政府政策和资金保障体系
5.2 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5.2.1 打造专业人才及队伍建设
5.2.2 加强传承人文化自觉培育
5.3 打造文旅结合发展模式
5.3.1 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5.3.2 双向式善书体验馆
5.3.3 绑定节庆文化宣传
5.4 推进现代化内容创新
5.4.1 内容句式上的突破
5.4.2 结合时政进行内容创新
5.5 拓展多元化渠道传承
5.5.1 开展走进校园活动
5.5.2 建立善书资源库
5.5.3 搭建媒体传承平台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本文编号:3756959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2. 汉川善书的传承发展价值
2.1 汉川善书传承发展的文化价值
2.1.1 汉川善书中的善字精神
2.1.2 汉川善书中的宗教观点
2.1.3 汉川善书中的孝廉文化
2.1.4 汉川善书新时代文化观念
2.2 汉川善书传承发展的社会价值
2.2.1 丰富文化精神生活
2.2.2 构建文化公共空间
2.2.3 增强非遗重视程度
2.3 汉川善书传承发展的经济价值
2.3.1 促进当地居民就业
2.3.2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4 汉川善书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3. 汉川善书传承发展历史与现状
3.1 汉川善书发展脉络
3.1.1 汉川善书的历史渊源
3.1.2 汉川善书的艺术特色
3.2 汉川善书传承发展现状
3.2.1 善书传承人
3.2.2 善书曲目
3.2.3 善书演出活动
3.2.4 善书地域分布
4. 汉川善书传承发展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4.1 扶持资金与技术的缺乏
4.1.1 资助经费短缺
4.1.2 技术运用较少
4.2 非遗代际传承危机凸显
4.2.1 师资队伍匮乏
4.2.2 专业人才流失
4.2.3 青年艺人断档
4.3 传承文化空间日渐衰微
4.3.1 当地居民传承意识薄弱
4.3.2 政府主导参与气氛不足
4.4 内容陈旧缺乏创新
4.4.1 创作取材缺乏创新
4.4.2 表现形式不够丰富
4.5 汉川善书传承发展困境的成因分析
4.5.1 政策扶持不够
4.5.2 现代文化冲击
4.5.3 生存空间受限
5. 汉川善书传承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健全政府政策和资金保障体系
5.2 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5.2.1 打造专业人才及队伍建设
5.2.2 加强传承人文化自觉培育
5.3 打造文旅结合发展模式
5.3.1 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5.3.2 双向式善书体验馆
5.3.3 绑定节庆文化宣传
5.4 推进现代化内容创新
5.4.1 内容句式上的突破
5.4.2 结合时政进行内容创新
5.5 拓展多元化渠道传承
5.5.1 开展走进校园活动
5.5.2 建立善书资源库
5.5.3 搭建媒体传承平台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本文编号:3756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75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