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民国间《桃花扇》的京剧演唱与接受
本文关键词:论清末民国间《桃花扇》的京剧演唱与接受
【摘要】:清末民国时期曾有多位艺术家和剧作家以京剧改编和演出《桃花扇》。汪笑侬改编的剧作《桃花扇》曾在舞台上搬演过,但脚本未能流传下来。《申报》登载的该剧的广告是对该剧的剧情记载最详细的文献史料。贾璧云(1890-1941)曾以京剧编演《桃花扇》,剧名改作《侠妓桃花血》,分前、后两部(或称头、二本),多次演出于上海丹桂第一台。朱双云(1889-1943)编创的京剧《桃花扇》的剧本曾经出版过,但已佚失。1935年10月,该剧曾在武汉天声舞台由来自上海的毛家班和武汉本地的标准平剧团共同演出过。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清末民国 《桃花扇》 京剧 演唱与接受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清戏曲》整理编纂及文献研究(11&ZD10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37;J821
【正文快照】: 乾隆末年,随着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京献艺,徽班艺人与同在北京的汉调、秦腔和昆曲艺人在共存和争胜中不断交流、融合,并借鉴和移植其他剧种的一些剧目,使得京剧这一新的剧种开始形成。道光、咸丰年间,京剧发展成熟,涌现出一批成熟、经典的剧目和众多艺术精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龙麟;清代《桃花扇》研究述评[J];克山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2 王琦珍;《桃花扇》研究的拓展与深入──读施祖毓《桃花扇新视野》[J];抚州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3 仲冬梅;二十世纪前半叶的《桃花扇》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邓黛;;近十年来《桃花扇》研究综述[J];戏曲研究;2002年02期
5 宋希芝;论《桃花扇》的悲剧审美[J];名作欣赏;2005年14期
6 王景凤,宋希芝;谈《桃花扇》的悲剧呈现[J];山东电大学报;2005年04期
7 江月;;《桃花扇》的悲剧蕴涵[J];戏剧文学;2006年03期
8 程大敏;;《桃花扇》中“之”字析——《桃花扇》中“得、的、之”探微之三[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年03期
9 程大敏;;《桃花扇》中“的”字析——《桃花扇》中“得、的、之”探微之二[J];四川戏剧;2008年02期
10 张天云;杨伟伟;;探析《桃花扇》的多重悲剧性[J];四川戏剧;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与第八版昆曲《桃花扇》曲作者的对话[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演讲人 薛若琳;《桃花扇》是伤痕文学代表作[N];光明日报;2013年
3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吴新雷;《桃花扇》的木刻本[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洪e,
本文编号:521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52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