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电影与舞台戏曲的差异
本文关键词:戏曲电影与舞台戏曲的差异
【摘要】:由于媒体环境与艺术环境的改变,中国戏曲始终致力于与新媒体的融合,但一直困难重重,收效甚微。戏曲与电影的融合使观演关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由之前的双向交流方式转变为了单线交流方式。戏曲电影交流方式的同化破坏了集体经验所带来的快感。加之电影的写实性与戏曲写意性的不可融合以及表达方式上的根本差别,都极大削减了传统戏曲所具有的艺术魅力,使戏曲电影无法达到传统戏曲表演模式的剧场效果。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戏曲 电影 观演关系 集体经验 写实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5BZW159
【分类号】:J951.2;J805
【正文快照】: 在商业电影占据大壁江山的今天,戏曲电影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戏曲电影牵手院线虽然成绩有所提升,却不容乐观:2015年4月,京剧电影《状元媒》《龙凤呈祥》在多方运作之下挤进院线,苦苦支撑了两轮放映,每天的票房只有600元左右。同年5月,有关3D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在上海首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小健;;戏曲电影30年[J];当代电影;2008年12期
2 方梦旋;;“十七年”电影的爱情补充——爱情题材戏曲电影[J];当代电影;2008年09期
3 刘学亮;;戏曲电影的市场化之路[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2期
4 周大明;;柏坡情 民族魂——评戏曲电影《西柏坡》[J];艺术评论;2009年09期
5 陈燕;;戏曲电影——迟到的春天[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9期
6 吴平平;;传播媒介与戏曲电影的历史生成[J];电影文学;2009年02期
7 黄迎;;虚实交融 相得益彰——戏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分析[J];艺术教育;2010年11期
8 黄宝富;张勇;;戏曲电影的身体仪式[J];当代电影;2011年01期
9 叶志良;;中国戏曲电影的民族记忆[J];当代电影;2011年01期
10 黄海令;;戏曲电影研究刍议[J];美与时代(下);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章新强;;新世纪的戏曲电影[A];中国演员(2011年第3期总第21期)[C];2011年
2 ;评剧表演艺术家袁淑梅主演戏曲电影艺术片《西柏坡》[A];中国演员(2008年第5期总第5期)[C];2008年
3 陈德惠;;中国戏曲电影之最[A];中国演员(2009年第5期总第11期)[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茁;戏曲电影遇“冰火”碰撞[N];河南日报;2006年
2 马长军;戏曲电影 不妨多拍几部[N];深圳商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于帆;戏曲电影的市场有多大[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何晓诗;戏曲电影《兰梅记》观摩研讨会在京举办[N];中国电影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李彦;戏曲电影农村放映“广结人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6 吴月玲 张薇;如何在光影中展现戏曲之美[N];中国艺术报;2009年
7 季国平;袁淑梅和戏曲电影《西柏坡》[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翟群;戏曲电影亟待找准定位[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王汉军;传统舞台戏曲的电影呈现[N];文艺报;2011年
10 李暄;戏曲电影新形象[N];人民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玲;简论中国戏曲电影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闻雨轩;新世纪戏曲电影市场探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3 郭艳霞;当代河南戏曲电影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高明;戏曲电影群体调度技法研究[D];中国戏曲学院;2011年
5 吴平平;戏曲电影艺术论[D];东南大学;2006年
6 王庆勇;中国戏曲电影简论[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1997年
7 张宇;戏曲电影发展流变探究[D];山西大学;2007年
8 任志芳;20世纪中后期邵氏戏曲电影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孙惠;“黄金时期”戏曲电影与新世纪戏曲电影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10 何昆达;戏曲电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27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52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