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派名剧《等待戈多》剧本解读——兼论荒诞派戏剧根源及要义
本文关键词:荒诞派名剧《等待戈多》剧本解读——兼论荒诞派戏剧根源及要义
【摘要】:作为二战后影响最大的西方现代戏剧流派,其舞台语汇与戏剧观念业已融入西方戏剧传统,影响到西方当代戏剧的发展。其中,贝克特名剧《等待戈多》不但被引入高中教材从而实现在中国的经典化,而且多次被改编搬上中国当代戏剧舞台,至今连演不衰。本文试图从戏剧表现形式和戏剧思想两方面入手,对《等待戈多》进行剧本解读,进而探讨荒诞派戏剧颠覆传统的根源及重要意义。
【关键词】: 荒诞派戏剧 等待戈多 戏剧形式 戏剧思想
【分类号】:J805
【正文快照】: 20世纪50年代,荒诞派戏剧契合了二战后西方世界普遍存在的幻灭感而登上戏剧舞台,并立即为人们所接受。1950年法国剧作家欧仁·尤涅斯库的《秃头歌女》在巴黎上演,标志着荒诞派戏剧的诞生。此后,一些流浪或者旅居法国的剧作家贝克特、阿达莫夫、让·日奈写出类似风格的作品,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继德;中西荒诞派戏剧之比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邓中良;对传统的彻底反叛——荒诞派戏剧特征谈[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徐香;回到原点再出发——试论荒诞派戏剧的戏剧性[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马相武;向颖;;荒诞派戏剧及其理论与探索[J];戏剧文学;2006年09期
5 卢秋平;;荒诞派不荒诞——论荒诞背后的真实[J];外国语言文学;2007年01期
6 赵洋;;荒诞派戏剧之中国探源[J];戏剧文学;2009年07期
7 陈增荣;;荒诞派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与传播[J];戏剧文学;2010年05期
8 盛雪梅;;荒诞派戏剧的背叛和回归——马丁·艾思林眼中的荒诞派戏剧[J];电影评介;2010年11期
9 吕娜;;荒诞派戏剧简论[J];名作欣赏;2011年18期
10 叶长海;;叙事体戏剧与荒诞派戏剧的异与同[J];四川戏剧;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骆锦芳;;挑战传统:论荒诞派戏剧及其艺术[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平;荒诞派戏剧,是个什么样[N];文艺报;2004年
2 杨云峰;荒诞派戏剧如何表现荒诞[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叶廷芳;荒诞派戏剧将载入史册[N];文艺报;2002年
4 北塔 齐霁;日常的荒唐与永恒的荒诞[N];深圳特区报;2005年
5 方磊;人生的黑洞[N];中国保险报;2003年
6 邓中良;纪念荒诞派戏剧开拓者百年诞辰[N];文艺报;2006年
7 李正荣;谁是“秃头歌女”[N];学习时报;2005年
8 徐馨;文学翻译现状亟待改观[N];人民日报;2004年
9 王真铮;笼中人[N];北京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肖意;教材太偏太深孩子太苦太累[N];深圳特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长海;布莱希特与贝克特之后[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凯;荒诞派戏剧艺术渊源探究[D];江南大学;2009年
2 纪文光;论“笑”在荒诞派戏剧中的审美意味[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雪梅;荒诞派戏剧中的狂欢因素[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董娟;法图荒诞派戏剧在中国的接受[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黄旭青;欧洲荒诞派戏剧对肖英卡戏剧创作的影响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6 张雪莲;荒诞派戏剧的戏剧文体会话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7 周治家;含混的魅力——论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色[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琨;荒诞的人生,痛苦的探索——荒诞派戏剧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9 车怡;荒谬、荒芜、荒诞[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梁建华;爱华德·艾尔比戏剧的荒诞派特色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72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572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