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怀念——写在我的父亲,著名晋剧司鼓艺术家冯煊大师九十诞辰之际
本文关键词:永远的怀念——写在我的父亲,著名晋剧司鼓艺术家冯煊大师九十诞辰之际
更多相关文章: 锣鼓经 文武场 山西省晋剧院 王爱爱 伐子都 刘元彤 对我说 三滴血 《空城计》 筱桂花
【摘要】:正2016年是我父亲——著名晋剧司鼓艺术家冯煊九十诞辰。也是这样的冬日暖暖,汾阳剧团演出归来,父亲偷闲在家就会给我讲一些山西梆子界的名人趣事、锣鼓家具和剧情故事。这是我儿时最温暖的记忆。往日不可追,夜长人不寐,我不由提起笔来抒写对父亲不尽的怀念。我父亲从小从事晋剧司鼓工作,直到2011年8月逝世,一生致力于这个行当的继
【关键词】: 锣鼓经;文武场;山西省晋剧院;王爱爱;伐子都;刘元彤;对我说;三滴血;《空城计》;筱桂花;
【分类号】:J617.5
【正文快照】: 2016年是我父亲———著名晋剧司鼓艺术家冯煊九十诞辰。也是这样的冬日暖暖,汾阳剧团演出归来,父亲偷闲在家就会给我讲一些山西梆子界的名人趣事、锣鼓家具和剧情故事。这是我儿时最温暖的记忆。往日不可追,夜长人不寐,我不由提起笔来抒写对父亲不尽的怀念。 我父亲从小从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一;;京剧锣鼓浅论[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6期
2 陈爱民;;京剧鼓师与京剧锣鼓经概论[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年12期
3 张希贵;漫谈京剧锣鼓[J];中国京剧;2004年07期
4 赵西朝;小议“半台锣鼓半台戏”[J];当代戏剧;2005年04期
5 牛洪涛;;从薛柏松的《大锣鼓经》说起[J];东方艺术;2009年S2期
6 张国荣;;试谈京剧锣鼓点的名称由来及其形成[J];中国京剧;2010年05期
7 张海龙;;戏曲“锣鼓经”漫谈[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08期
8 苏力;郑荔鲤;;浅谈莆仙戏锣鼓经的艺术特征(下)[J];企业导报;2012年16期
9 温洁;;山西晋南民间锣鼓艺术之研究[J];音乐时空;2013年08期
10 张剑鸣;演员要懂锣鼓经[J];当代戏剧;198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志祥;;锣鼓的应用[A];中国演员(2011年第4期总第22期)[C];2011年
2 ;戏曲电子锣鼓使用方法[A];中国演员(2008年第6期总第6期)[C];2008年
3 焦锋;;扬州木偶戏剧目创作与演变[A];《中国木偶皮影》2013年第2期[C];2013年
4 焦锋;;扬州木偶戏剧目创作与演变[A];《中国木偶皮影》总第21期[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汪向东;戏曲锣鼓的传统与创新[N];江淮时报;2006年
2 张怡凰;一台锣鼓半台戏[N];汕头日报;2006年
3 吴雅梦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忐忑》:民歌的时代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李胜利;浅谈鼓乐艺术[N];周口日报;2007年
5 杜贵斌;鲁西南养育的非遗传人[N];光明日报;2010年
6 周口市豫剧团 刘杰;漫谈戏曲打击乐[N];周口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石惠;京剧锣鼓“和色”特征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5年
2 刘涛;石柱土家族婚丧仪式中断头锣鼓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3 刘怡君;京剧锣鼓节奏教学初探[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4 袁静静;锣鼓经教学法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5 杨倩;京剧打击乐构成元素及其变异初探[D];沈阳音乐学院;2014年
6 邱睿芳;民间锣鼓节奏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运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常曼;文化场中的任丘鼓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赵干;婺剧徽戏音乐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90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590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