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傩戏艺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武安傩戏艺术研究
【摘要】:武安傩戏主要流传在河北省武安地区的西南部,目前只有在固义村和白府村仍保留着这种传统而古老的傩戏,这其中的掌竹,是我国宋金杂剧引戏人“竹竿子”在今天的遗存,有戏剧“活化石”之称。武安固义傩戏改变了江北无傩的说法。自1998年武安傩戏国际观摩研讨会议后,尤其是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傩戏的演出和保护工作中来。文章在绪论中简要的介绍了傩戏的来源及发展状况,描述了傩戏在全国的流传现状以及武安傩戏的形成特点;第一章再现了武安傩戏在祭祀演出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演出的盛况,其中对傩戏演出中所用的面具、服装与道具都做了简要的描述,这其中还包括武安傩戏中队戏与赛戏相结合的演出及剧目;第二章对固义傩戏中的特殊人物掌竹做了介绍,并简要的分析了这种家族传承制度与上党地区的乐户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对固义傩戏中所使用的锣鼓乐器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以及对其代表性的鼓乐谱做了相关的分析,同时也对固义傩戏的传承和主要剧目的都本做了分析;结语是对武安固义傩戏现状及未来的记述。
【关键词】:传统音乐 武安市固义村 傩戏艺术 鼓乐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82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6
- 绪论6-12
- 一、傩戏概述6-8
- 二、傩戏在全国的流传8-9
- 三、研究目的及现状9-12
- 第一章 固义傩戏的祭祀与演出12-28
- 第一节 固义村与固义傩戏12-15
- 一、固义村12-13
- 二、固义傩戏的形成13-15
- 第二节 祭祀与演出准备15-17
- 第三节 祭祀与演出盛况17-22
- 第四节 固义傩戏面具、服装和道具22-25
- 一、面具22-24
- 二、服装24-25
- 三、道具25
- 第五节 队戏与赛戏的结合与剧目25-28
- 一、队戏与赛戏的结合25-26
- 二、演出剧目26-28
- 第二章 固义傩戏中的特殊人物——掌竹28-33
- 第一节 固义傩戏中的掌竹及演出形式28-29
- 第二节 固义傩戏中掌竹的传承特点29-31
- 第三节 固义傩戏中掌竹与乐户的联系31-33
- 第三章 固义傩戏鼓乐33-46
- 第一节 固义傩戏鼓乐简述33-34
- 第二节 固义傩戏鼓乐乐器介绍34
- 第三节 固义傩戏鼓乐基本演奏方法34-36
- 第四节 固义傩戏鼓乐谱例及分析36-44
- 第五节 固义傩戏的传承节目及都本44-46
- 第四章 武安傩戏的思考46-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0
- 附录一50-53
- 附录二53-58
- 致谢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定湘;傩戏及其旅游开发初探[J];艺术教育;2005年03期
2 孙文辉;;流传分布广泛的傩戏[J];学习导报;2005年12期
3 王月明;;湖南傩戏艺术初探[J];戏剧文学;2009年02期
4 罗艳玲;;双峰傩戏从绝技到绝迹的人类学研究[J];学园;2009年01期
5 谭景元;;浅谈黔东铜仁地区傩戏的音乐风格[J];铜仁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刘祯;;傩戏的艺术形态与形成新探[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庹修明;;贵州傩戏文化[J];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03期
8 刘怀堂;;傩戏与戏傩——“傩戏学”视野下的“傩戏”界说问题[J];文化遗产;2011年01期
9 朱燕;任靖宇;;和谐与超越的仪式展演——固义傩戏的个案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田红云;;傩戏的神话行为叙事探析——以湘西傩戏为例[J];思想战线;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傩戏学研究会[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覃敬念;;浅议傩戏原始宗教基因的流布与革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寒声;;从三晋傩戏看中原傩戏的流变[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1994年
4 任光伟;;黔东北傩仪傩戏探微——从德江仪式傩戏《钟馗斩鬼》谈起[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郑扬;;武安固义傩戏的旅游利用探析[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6 宋天芬;;傩仪舞蹈与傩戏舞蹈的特色及区别[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喻帮林;;傩戏与铜仁旅游[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杨涛;;源远流长之思州傩戏傩技[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9 吴声;;新晃侗族傩戏[A];中国演员(2010年第5期总第17期)[C];2010年
10 汪泉恩;;贵州道真傩戏[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庹乐;薪火相传的傩戏人生[N];张家界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蒋仁义 刘海斌;临武庄稼人参加傩戏国际学术研讨会[N];郴州日报;2011年
3 李为 黄柏权;傩戏艺术当代变迁的德江样本[N];中国民族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隗瑞艳 刘茜;加强傩戏传承和保护[N];中国文化报;2013年
5 林寒;临武傩戏意蕴深厚[N];光明日报;2013年
6 庹修明;贵州傩戏类型暨生态环境[N];中国民族报;2003年
7 陈勇;夜访傩戏“活化石”[N];中国民族报;2005年
8 陈勇;阆中要为傩戏申报世界遗产[N];南充日报;2005年
9 陈勇;阆中傩戏[N];四川日报;2005年
10 陈勇;川北阆中 傩戏探“根”[N];西部时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婷;辰州傩戏的传承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2 隋庆;任庄扇鼓傩戏调查与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3 叶庆园;荆楚文化视野下的孟姜女傩戏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4 彭彩虹;黔北仡佬族傩戏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5 贾楠;武安傩戏艺术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6年
6 吕媛媛;傩戏服装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结合的探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7 江珂;湘西傩戏音乐的艺术审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雯婷;能乐中的“神戏”与中国傩戏的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9 杨福梅;贵州省纳雍县穿青人傩戏的社会教育传承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
10 秦佩;固义傩戏与赛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99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599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