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民国时期流寓宁夏的京剧艺人——兼述其对宁夏秦腔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7-08-01 01:09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流寓宁夏的京剧艺人——兼述其对宁夏秦腔的贡献


  更多相关文章: 民国 流寓 宁夏 京剧


【摘要】:京剧在民国初年传入宁夏,其艺术魅力危及流行于银川等地的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班社,艺人纷纷改学京剧,出现了京剧与梆子"两下锅"的演出模式。20世纪30年代,宁夏有了土生土长的京剧伶人。随着京津冀等地的京剧名角来到宁夏,至30年代中后期,"京秦合演"的局面出现,京剧规范的表演模式与名角的精湛演技大益于秦腔的剧目发展与技艺精进,流寓宁夏的京剧艺人对京剧在宁夏的传播及秦腔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 宁夏师范学院固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民国 流寓 宁夏 京剧
【分类号】:J825
【正文快照】: 民国初期,一批流寓宁夏的山西梆子、河北梆子艺人,尤其是后者将京剧带入宁夏,至此之后的30多年间,京津冀的京剧艺人与班社时有进入宁夏演出,一些曾经坐科北京“富连成”等著名班社的演员,不仅为宁夏观众带来了精湛的演技,还担任宁夏本地京剧与秦腔演员的开蒙教师,为宁夏培养了

本文编号:601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601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b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