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契诃夫戏剧全集京东_契诃夫戏剧中的停顿_《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6-24 21:05

  本文关键词:契诃夫戏剧话语语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年

契诃夫戏剧话语语用研究

张岩  

【摘要】: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АнтонПавловичЧехов)是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现实主义戏剧家、短篇小说大师。他的戏剧创作始于19世纪80年代,不仅翻开了俄国戏剧史上新的篇章,而且对世界戏剧文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欧洲传统戏剧相比,契诃夫的戏剧作品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一直是各国文学爱好者、文学评论家研究的热点。与以往文学批评的视角不同,本文将尝试从语言学本身入手,利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具体从语境、预设、会话含义的角度对契诃夫的四部经典戏剧作品《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的戏剧话语进行研究和分析,解读戏剧话语中蕴含的深层涵义,以及其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加剧或淡化戏剧冲突上所起到的语用效应。本文并不是要对契诃夫的戏剧作品做出前所未有的独到阐释,虽然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往往能发现阐释戏剧作品意义的新视角,但本文所采用的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根本出发点就是以语用学相关理论为支撑,为契诃夫戏剧话语分析提供新的分析依据。本文共有四个部分:第一章:契诃夫的戏剧创作。主要介绍契诃夫生活年代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当时的俄罗斯的戏剧政策;在特殊的历史时代和环境中,契诃夫的戏剧创作有哪些特点。第二章:与戏剧话语相关的语用学原理。在众多语用学理论中,选取语境、预设和会话含义三个方面为切入点,阐释它们与契诃夫戏剧文本的结合点,即语境、预设和会话含义理论与契诃夫戏剧文本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契诃夫戏剧话语语用分析。从契诃夫的四部经典戏剧《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中截取经典的戏剧话语,运用上文中提到的语用学原理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剖析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以及产生的语用效应。结语。本章是对全文主要观点的归纳总结。戏剧文学的研究分析方法有很多,运用语用学中的相关原理对文本进行解析只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无论选择哪种分析方法,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帮助读者和观众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思路,进而准确地领会作者创作的主题思想,更深入地感悟戏剧作品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12.07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伊俐;“会话含义”与小说对话分析[J];福建外语;1995年04期

2 朱怡虹;美丽花园的淡淡哀愁——从《樱桃园》解读契诃夫对“美”的追求[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徐志超;试从《日出》《三姐妹》的比较看曹禺对契诃夫剧作的借鉴与继承[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4 张绍杰;会话隐涵理论的新发展——新Grice会话隐涵说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建华;;语境与文本理解[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张小红;;语言背后的镜子——简析预设在语言概念功能中的深层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陆昌萍;;教师课堂评价言语行为的语用原则[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张丽;;基于顺应理论的高职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亢娟妮;;动态顺应下的中西方面子观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胡文婷;;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苏杭;;留面子·丢面子——用布朗和莱文逊的礼貌理论分析《老友记》中的一段幽默对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8 赵怀志;;拒绝言语行为及应对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9 薛蕾蕾;;政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策略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10 朱延洁;;从合作原则偏离角度看《武林外传》中的对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文秀;;学习词典中的模糊限制语[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姚文勇;;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批判——合作原则不必是原则(英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林敏;;普遍性与个性——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陈顺金;;幽默的合作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陆稼祥;;文学语言研究的新视野[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6 王丽君;张明丽;宋翊宁;;纽马克翻译理论在公示语英译中的运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7 盛新华;柳劲;;自然语言否定的语用功能与交际策略[A];改革开放以来逻辑的历程——中国逻辑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文集(上卷)[C];2009年

8 冯川源;;On Pragmatic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Greeting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三卷)[C];2014年

9 毋育新;;近四十年来的汉日对比研究综述——以礼貌现象为焦点[A];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第6辑)[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陈静;语用认知视角下的指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张龙;现代汉语习用语法构式句法分析及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彭振川;现代汉语假设句的认知语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金宝荣;汉语指示语及其篇章衔接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刘洁璇;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韩淑英;《都柏林人》人际意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亮;人称指示映射现象的认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许丹;英语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才华;会话含义及其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婷婷;英语动词语义中预设问题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燕玲;关联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王婷婷;从关联翻译理论角度分析林译《浮生六记》的翻译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张玉婷;汉语会话他启自修型修正的互动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黄圆圆;《老友记》幽默对白的语用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崔有为;以利奇和顾曰国为代表的英汉礼貌原则比较研究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徐雪琳;权势关系的语用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文飞 ,废川 ,李亦男 ,所思 ,童道明;永远的契诃夫 纪念契诃夫逝世一百周年[J];读书;2004年12期

2 沈家煊;语用学和语义学的分界[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年02期

3 徐盛桓;;会话含意理论的新发展[J];现代外语;199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自然;博导文集:《语用学探索》前言[J];外语教学;2001年01期

2 殷杰,郭贵春;理性重建的新模式——哈贝马斯规范语用学的实质(下)[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04期

3 吴亚欣;逻辑学和语用学[J];福建外语;2001年01期

4 姜望琪;语言学的前沿领域——语用学[J];福建外语;2001年04期

5 封宗信!100084;《语用学——理论及应用》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2期

6 尚晓明;语用学回眸——系列研究之一[J];外语学刊;2002年02期

7 徐鹏,马涛;汉语语用学的历史回顾兼论我国语用学理论研究的现状[J];外语学刊;2002年03期

8 赵湘;语用学与翻译教学[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9 胡新;语用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徐盛桓;语用和规范——哈贝马斯的“规范语用学”论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敏;;普遍性与个性——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李子荣;;论普遍语用学的“四个世界”——兼与修辞学的“四个世界”比较[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晓红 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2 殷杰;哲学对话的新平台[D];山西大学;2002年

3 陈科芳;修辞格翻译的语用学探解[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4 刘根辉;计算语用学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文敬;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诠释与批判[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曹健;语用学与模糊语的语用翻译[D];兰州大学;2009年

3 刘敏;从语用学的角度看金融类新闻英语标题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赵慢;从语用学角度对译本进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伟平;语用学综观论对英语阅读的启示及其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林雅;翻译的语用观[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淑侠;从语用学的视角看文学翻译[D];西北大学;2006年

8 刘霁月;从语用学的观点看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寇宁;语用方法在翻译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10 朱雨时;中学语文阅读课程中语用学知识的筛选及呈现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契诃夫戏剧话语语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1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61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e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